“民族滇洱,彩云之南”云南大型行走
——云南、平衡
在今年春季时,我偶然刷到了别人采菌子的帖子,心想着暑假一定要去一次云南,无巧不成书,在放假前忽然想起,暑假行走去的正是此地。虽说这次做足了攻略和标本需要的工具,但基本上一个野生菌都没碰到,不过行走的价值也远高于我采菌子的欲望,算是我拎了个空蓝子去,揣了袋瑰宝回来。话说回来,要说我对云南的第一印象话,还是菌子为要了。
而我对云南的第二印象,就来自于本次的文化衫。在刚拉好行走群后,万老师提出需要有文化衫的设计,我也没怎么多想就和好友一同报上了。在设计元素时,我上网翻找了许多云南多方面的特色,什么景色:梯田、美食:米线、建筑:瓦猫等等...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云南的云。
都说“彩云之南”了,汉武帝见云取“云南”也都耳熟能详了,不过真正见到彩云时,远比图片上的壮阔多了。待在上海的上半年,我几乎没见几次蓝天,调侃着天白如同PPT,说着“妄想蓝天常日久”....在行走第五天来到大理时,五点的太阳透过云层照到我的本子上,抬头窗外没有工地和嘈杂声,只有苍山望青天,云层渗山腰。我不知道我多久没有看到这么蔚蓝的天,这么庞大的云,这么美丽的景了,一瞬间大巴摇晃所带来的困意一扫而空,让人无比想记录下这一时刻。我举起手机,照向车窗的另一侧,画面却被连绵不断的高楼给挡住。每当我一按下快门,细缝中的云朵又躲到了楼的后面,手机中只留下一张模糊的映像,无奈美景不是四面皆含。可樊老师说着,他当年来大理时,左苍山、右洱海,高山、流水、草原、平地...望向眼前高涨的楼层,我无奈撇到一边,继续欣赏苍山着留存下来的圣迹。
回顾这一路的遗憾,除了没采到菌子,各种被摧毁的古建筑也甚是可惜。从云南博物馆被朱元璋毁坏的大部分南诏大理文物、南渡古镇并不美满的商业流水、元谋人博物馆的不确定性内容较多、云南驿古镇和飞机场的放弃开发、再到崇圣寺三塔景区的处理不当....有些是还可以规避的问题,而那些已经被摧毁移动的遗址呢?那些原先几百年前的古物就这样湮灭了。地球的资源就那么多,在创新和保留之间总有一天人们必须作出选择,是为了发展而牺牲从前,还是为了留旧放弃创新资源?在行走结束后,我有采访到一位云南本地人,他说“一个地域需要发展,不能排斥外来资源,但也不能抛弃本土文化,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平衡点。”
看着云没过山腰露出苍山的头,我想起一句话,苍山没有被楼房挡住,只是因为楼房根本挡不住苍山。
来云南前,民族丰富是我对于云南的第三印象。在行前讲座时我提出“云南的民族文化是如何产生保护意识的?是如何持有民族自信的?”经过采访后我发觉,或许这种意识还是要看不同民族的想法。在行走第二天的采访时,有采访到两位少数民族老师,一位彝族,一位纳西族。纳西族老师原本应是藏族人,但因为藏汉冲突过多,所以老师的爷爷就改族成了纳西族。而另一位彝族老师,很自豪的说着许多彝族家庭有了汉人就不说彝语,但老师家就说。在行走过后我也采访到一位白族人,她说她们现在新一代的孩子们,随着长大会渐渐听不懂白语和村中的土话,就更别提说了。我觉得这些民族传承的遗失,不关跟民族本身有关,还更加与外界因素息息相通。
从几位被采访者口中,我得知现在的少数民族学校中不让学生老师说族话,只让说汉语,还有像纪律委员一样专门记录说族话的人。再加上彝族老师说到,在她上学时还有民族歧视,这不妨很容易让新一代的人越来越不去掌握原本的族话,而像彝族老师那样能够传承文化下来的,可能就不会有太多的几个家庭。但是同时,老师们口中说,在当地节日庆典时,一族的人还是会聚到一起,一起庆祝一起跳舞,就算在有些地方少数民族在被一点点“汉化”,但同样有些地方,那原本族群的心志和精神文化是不会被遗弃替代的。再加上云南驿中白族人们对于丧事的重视至今门上任然流传,所以这就不是民族意识的问题了,而是民族骨子里的血脉和传递。就算浪潮会稀疏,浪被抽干,但水是永远在的,而河岸的湿润,也是不会干枯的。
不过说回学校的问题,在行走结束后我又采访到了一个云南人,他说,当今学校如此安排,一可能是为强调“民族大融合”,二是为了方便着想。要是学生老师都说不同的语言,那就根本没法交流,学校就算是一个小的社会,要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都没法生存,那又如何在现实与他人生存呢....所以啊,我觉得,如果要保护少数民族,就不能把他们当成一个文物或者一种非遗,少数民族也是人,他们也要生存,换句话说,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吗?他们不是展馆中的青花瓷,不会那么容易碎掉,也不是硬泥,造不起无数捶打。所以,我们需要以一个平衡的视角去看待,既不能全然的“汉化”,也不能把他们当作外人,这个话题对我来说,有点困难了。
要想协调,就必定要有取舍,也就需要平衡。若不平衡,就一定会有一方受到损失。如果天平的一方放有无可替代的惜物,那天平的另一方必也需放等量的奇物。不过我觉得,或许一片叶子也能与钻石对等,只要这片叶子有足够不凡的价值。
文史 王宜然
@文史 王宜然
-
2025年暑假行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