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 每周讲座的要求和反馈

    28 1k
    28 主题
    1k 帖子
    这次同学们的行走分享都很精彩,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部分古代华组的分享,他们从高原与通道的双重性以及边疆治理的实践与文化进入这两方面说起藏彝走廊由北向南迁徙而古越人向北从而正好汇聚于云南,广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里出现了本不属于并且不太可能在这里出现的文物。在第二个板块还讲到了杨慎与李贽,他们都是反传统的人李贽尽管被皇帝打压,仍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护地方文化。 开学教育让我重温了一遍讲坛规则,突然觉得都很陌生(当然这是非常不应该的),感觉自己还是要对规则跟他熟悉一点,这样可以减少犯错的机率。陈同学从我们学生视教育讲述了自己的理解,我觉得也非常贴切吧。 暑假读书小组,这次分享的是上海的金枝玉女,这本书讲的是名叫黛西的一位贵族女孩,跌跌荡荡的一生,本出生于贵族,家庭富裕,从小就接受外国是教育,也都是最先进的思想,这里的学校校训是爱人,他们从小就教育学生怎么面对生活(感觉应试教育就很缺这个),我觉得这也许为之后她能那么坚强奠定了很强的基础。当然她的家庭对她的培养对她的呵护以及教育也都奠定了未来,她能成为那样的人。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那种坚守自我的刚强。
  • 属于西方文学的预习作业。这是课堂和个人阅读思索的延伸。

    1 38
    1 主题
    38 帖子
    在地图上遇见骑士:中世纪文学讲座 学生作业: 1、提到中世纪,你最先想到的一个形容词和一个名词是什么? 黑暗的;宗教 2、请仔细观察所提供的地图,图片见会员群 (细节探索可见The Largest Medieval Map | Mappa Mundi Hereford) 回答:在这幅地图上有你觉得特别奇怪,引起你好奇的地方吗?请至少找出两个,尽量不要和其他的同学重复。 地图是圆形的;好像标注了河流中产的鱼之类的当地物种。 3、请比较阅读《罗兰之歌》和《尼伯龙根之歌》中两段描述骑士之死的场景 回答: 1)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你觉得不理解的地方吗?可以提出你的问题。 为什么特地指出朝着西班牙的方向? 2)从描述中,你觉得罗兰骑士和西格弗里骑士有什么相同之处吗?请援引具体的诗句作为支持。 他们都勇敢无畏,也很忠诚自己的君主 3)在这两段描述中,哪一位骑士之死给你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请援引具体的诗句展开分析。 西格弗斯。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艺术感。他被从背后偷袭,鲜血溅落。颜色的冲击力和他死前最后的感慨产生着强烈的碰撞。
  • 读书小组预习和反馈提交

    22 918
    22 主题
    918 帖子
    《水浒传》读书小组安排及预习问题 第一次阅读:第1回—第25回,重点阅读1、5、7、15、16 预习问题: 1.第1回里洪太尉放走的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妖魔”来称呼这些后续故事中的“英雄”? 水浒一百零八好汉在我们看来当然是好汉,但是在当时的朝廷看来也不过就是个要造反的民间团体,洪太尉是朝廷里的官员,对朝廷来说这108个人物就像妖魔一样难以对付;从文学角度来讲,我也觉得可能是作者吸引读者的一种手段,不免让人思考:作者后面要重点描写的108个好汉之前竟然是“妖魔”,他们的命运究竟遭受了怎样的改变呢? 2.请找出鲁智深三次主要的“打抱不平”事件,你觉得他的行为哪些是正义的?哪些是过于冲动的?说说你的评价理由。 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大闹瓦罐寺。我认为以上事件鲁智深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出于正义,但未免有些冲动。其实水浒里的好汉大多数都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镇关西的行为其实和鲁智深本没有关系(武松打死西门庆好歹和他哥哥有关,鲁智深只是在金翠莲家里留宿了一晚啊……),但他看不得恶霸欺负百姓于是失手将他打死。所以我认为可能在他看来,没有邪恶势力是拳打脚踢解决不了的。 3.“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周密的计划?(比如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获取情报、如何选择地点等)。 组建团队时,晁盖一行人其实都已经很熟悉了,其他人也对晁盖忠心耿耿,所以在拉拢人心这一块他们做得很好,这样就不会有人中途叛变而泄密;选择地点,黄泥岗非常炎热,也处在荒郊野岭找不到人,因此也不用担心他们会马上被抓住;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们看透了杨志的内心,他一心只想快点把生辰纲送到蔡京那里去,而没有顾得上老督管和苦力人员的想法,导致人心不合,因此晁盖他们假装卖酒的时候杨志一行人当然就会抵不住诱惑、也不顾杨志的阻拦就去喝了。
  • 每月习作交流

    5 178
    5 主题
    178 帖子
    最早接触叶嘉莹先生,是看了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后来又去读了书。之后陆陆续续读了叶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美玉生烟》等作品,总能在叶先生对诗词的解读中找到对生命的共鸣。听到叶先生离世的消息,百感交易,于是写下《浣溪沙·悼叶先生》,以作悼念。 浣溪沙·悼叶先生 荷尽悲冬归幕时, 芸生泣泪寄情思, 天涯诗尽梦犹迟。 一纸丹心终未悔, 千般素笔亦成痴。 只教落叶更春滋。 同时也附上几年前,观赏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后,留下的只言片字。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 抽空去看了《掬水月在手》,很喜欢。 观影之前看了些评论,有人说分不清究竟是“掬水月在手”还是“掬月水在手”。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仔细地考虑了一下,“水”表尘物,“月”表仙物。怀尘物而似怀仙物,当然是褒义。而“掬月水在手”,“月”表完满,“水”表消逝,先完满而后消逝,自然就是贬义了。 而这样看来,似是“掬水月在手”无疑了。 最初的感动,源自于叶嘉莹先生与她老师顾随先生的唱和。很清楚地记得影片中的叶先生这样回忆道,跟随丈夫去台湾的时候,她只带了2个行李箱,里面大多是关于顾随先生的笔记。叶先生说,衣服没了可以再买,但是老师的笔记遗失了,便是真的可惜了。 影片中,叶先生还饶有兴致地回忆道,一开始顾随先生会改她的诗,之后便会在她的诗作下唱和。有一次顾先生偶得妙句,叶先生便把句子改写成了词。没想到时隔经年,顾先生也重做了那首词。随着影片的字幕翻转,男声女声音调的交替和重合。我想,被理解和被记得也许是每个诗人所期冀的吧。 再度感慨,是读了叶先生的《祖国行》之后。初读叶先生的诗词,让人觉得从容,她的文字不张扬不浮躁,起承转合之间自有一种温情和沉淀。不过,当影片中讲到叶先生第一次回北京探亲后写下了轰动一时的《祖国行》,继而又在台湾被“封杀”的时候,我犹疑了。 之后我特地上网搜索了《祖国行》,洋洋洒洒几百字。而意外地也改变了我对叶先生文字的看法,当她写花、写树、写秋天的时候,她的诗词是沉静的。但当她写《祖国行》的时候,当她写到祖国的变化,当她写到归家的心情,她是如此胸有万千而激情澎湃的。这也许是每一个诗人的家国情怀吧。 潸然泪目,是看到叶先生年过半百而失去女儿的时候。当影片放到这里的时候,镜头里出现了2首叶先生写的《哭女诗》,沉郁而悲切。而当叶先生的朋友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有个细节非常清晰,我看到她(叶先生)的时候,她眼圈一红,却继而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叶先生的朋友说,一个人是很难做到将自己退到很低的位置,怀着一颗慈悲心去接受他的幸运与不幸的。而叶先生就是这样,能够在快乐和悲伤中找到平衡。是诗歌成全了她,也是诗歌帮她渡过苦难。我想,这也是诗歌对每个诗人的意义吧。 就这样,影片戛然而止,我却突然豁然开朗了。“掬水月在手”,感谢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掬月水在手”,也感谢这个世界所有的缺憾。
  • 时文讨论

    10 341
    10 主题
    341 帖子
    S
    鲁迅抽烟墙画的争议——多维思维与逻辑分析 预习问题: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2、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材料一:孙女士的投诉和主管部门、旅讯纪念馆的回应 《“鲁迅夹烟”,被投诉!》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825A02HKI00 [image: 1756955051119-1.jpg] [image: 1756955051130-2.jpg] [image: 1756955051162-3.png] [image: 1756955051183-4.jpg] 材料二、(整理自南方都市报) 8月22日一名控烟志愿者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投诉绍兴鲁迅纪念馆内有一面鲁迅手持香烟的著名景墙,部分游客会到这面墙点燃打火机或者香烟,拍一张“给先生点支烟”的打卡照,认为会误导青少年,向“浙里办”投诉,建议将画面中的香烟改为“右手握拳”造型。此举引发广大网民关注及热议。有百余位热心人士通过“12345市长热线”及咨询电话联系景区,要求景区坚持尊重历史,不要因为个别人的观点修改相关画面。 同时随着舆论的发酵,有网友指出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分享此次投诉的账号里,还有大量宣传推广“尼古丁袋”的内容,甚至还把“只可‘尼古丁袋’”打在个人主页简介上。尼古丁袋是一种新型的口含烟,与电子烟类似。网友指出在貌似充满正义感的投诉背后,难道都是生意? 8月25日,绍兴鲁迅纪念馆账号发布了关于“鲁迅故里景墙画面误导青少年”一事的回应,称鲁迅故里景区始终坚持尊重鲁迅、尊重历史、尊重艺术,不轻易改变鲁迅故里在广大游客中的既有形象。此前,纪念馆工作人员曾回应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将秉持“尊重历史”原则进行处理。 对此回应,在评论区中“我觉得绍兴文旅的回复很好,休要矫枉过正,滥用投诉权”、“这是鲁迅先生的标志性形象,这种投诉不需要理会,投诉的人估计脑子进水了,或者思维太奔放了,如果这种投诉也去理会或整改,那相关部门也太没定力和自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全是拿着刀枪的革命先烈,你敢去投诉吗?先生这画绝对不能改,要是改了,我投诉绍兴文旅。”“鲁迅先生都不能抽烟了?这举报是不是想要篡改历史啊!”等声音此起彼伏。 8月28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在官方公众号“浙江文旅政务”就此事发布题为《鲁迅:当思我为何吸烟,非学我如何吸烟》的文章,其中提到,烟之于鲁迅,就像烟斗之于马克思,圆顶礼帽之于卓别林,双截棍之于李小龙,早已超越物品本身的功能,成为一种独特标志与精神象征。对于不少年轻人到景区打卡,“为先生点烟”的行为,文章解释称“这或许只为表达崇敬之情,并非推崇抽烟”,“我们不鼓励抽烟,但从‘烟’中看到的不应只是其危害,更要看到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用‘烟’燃起的熊熊精神火苗和拳拳爱国之心。”该评论文章还围绕“应如何更好传承历史文化”展开讨论,指出近年来,文旅行业尤其是旅游景区患上“舆情焦虑”的现象,在恐投诉、恐舆情中乱了方寸、慌了阵脚,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坚定不移的勇气。历史文化传承需要辩证思维,一方面是尊重真实的历史,无需因“道德完美”而做过度“美颜”甚至篡改,更不要因为过时了就大肆“丑化”“诽谤”,而应原汁原味地呈现历史,秤在每个人心中。 8月28日晚,孙女士在微博发布长文回应事件,并为占用公共资源空间致歉。8月30日,孙女士@非吸烟者权益策略师Ada 微博账号被封,封号原因是:存在多次借控烟之名违规推广所谓尼古丁袋等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社区公约的有关规定。 (选自新民周刊) 抽烟正是导致鲁迅先生健康恶化并最终去世的罪魁祸首! 鲁迅嗜烟如命是一个历史事实,但抽烟有害健康也是一个历史事实,这从鲁迅的人生中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不能因为人们喜爱鲁迅、崇拜鲁迅,就认为鲁迅这样大量地抽烟也是对的,或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视抽烟的危害,这同样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 就这位孙女士”控烟“的出发点来说,本意还是好的。这面背景墙在这里竖立了22年,没有一个人发现问题,今天,有一位游客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却遭到一面倒地嘲笑,鲁迅先生如果在世,恐怕也是不希望看到这一幕的吧? 当然,另一方面,这位游客也应该看到,这面背景墙在这里存在了22年,主观上没有诱使青少年模仿抽烟的故意,客观上,22年来除她之外无人投诉,亦可知,客观上也不存在使青少年因此迷上抽烟的情况,其实没什么人往这方面想。所以她也不必执着于此,可以多关注生活中其它问题,宣传抽烟有害健康,为控烟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是她需要考虑的问题。 评论区:“是否应该关闭卷烟厂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抽烟有害健康就有害健康呗,扯什么鲁迅啊,大家都认同抽烟有害健康,鲁迅先生是一个时代的符号,那为什么不想想想小孩为什么不学鲁迅先生的文笔,勇气,偏要去学抽烟?” “酒精还是一级致癌物呢,难不成诗仙李白的雕像要改成喝水?” “据说这个孙女士是卖“尼古丁袋”的,你确定她的出发点是单纯为了控烟?” “作者这种过于圆滑的写作观点,怕是先要被鲁迅喷了吧 轮不到那位路人孙女士”
  • 行走交流

    24 609
    24 主题
    609 帖子
    这一次的文化行走,我选择参加了上海博物馆的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 走进展厅,我看见了前言上所写的是中华文化的直根系,我上网查了一下:直根系的概念,由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之初就已提出。他在论述中国文明起源的三种形式时明确指出,这三种形式的典型地点大多集中在中原和北方,且与中原和北方古文化的交融密切相关。 我认为就是直接和中华文化相影响的。在采访过几个人之后,我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有部分人认为红山文化的龙和如今我们所认识的龙是有较大的区别的,像红山文化的龙是猪头,没有任何脚。而另一部分人认为红山文化的龙在经历时间的推移过后,才慢慢演变成了现今的龙。确实是中华文化的直系根。 另一个很有趣的点是我在观展的时候,发现红山人的最重要的祭祀对象是女神像,是生殖崇拜。接着又看到一个人形的雕像。比较像现今的欧亚人,高鼻深目的特点,同时在观看了红山人下葬的习俗和墓室的特点后,我在思考红山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和埃及文化好似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虽然说两个文化相聚时间跨度和地理位置相差都很大。但是红山文化中祭祀所用的人物和阿兹特克文化中的各种石雕也是有些相似的。还有祭祀习俗,红山文化虽说是用圆形的祭祀坛,而阿斯特克文化是用类似于金字塔型的祭坛,但两者相似的地方也有一些,所以我在思考会不会红山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有些间接的关联。 所以说红山文化和中原文化是有关联的,但也许是因为时间跨度很大,或者和中原相距有些地理差异导致红山文化和如今的中原文化的龙所表现的并不太一样。
  • 站务讨论

    0 0
    0 主题
    0 帖子
    没有新主题
  • 助教交流分享专区

    0 0
    0 主题
    0 帖子
    没有新主题
  • 共同体老师的交流

    0 0
    0 主题
    0 帖子
    没有新主题
  • 哲学小组的“隐秘”天地

    0 0
    0 主题
    0 帖子
    没有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