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反馈
本次关于蒙元时期文人与散曲的讲座是以文人山水画为引的,樊老师给我们看了两幅画,一幅是南宋时期的《踏歌图》,另一幅是元朝倪瓒所作的。前者里有人,有一种欢快的氛围;后者里面没有人,反而呈现出一种肃杀和萧瑟之气——使樊老师印象深刻,从初二看过这幅画之后就再也没能忘掉。
“凡景语皆情语”,也许倪瓒的这幅画也是这样,他心中深深的苦痛、深深的孤寂,就流露在画布上了……那他为什么苦、为什么痛呢?
随后我们就讲到了元朝对亚欧的征服、残忍的屠戮、专制的统治。在学校历史课上我们其实有讲过元朝的屠城(可能是体制外的缘故),然而当讲座上几页ppt的数据出现时,我还是感到了痛苦和绝望,就像我们翻过一页时,几座城市、几个政权、乃至一个民族就正在一点点覆灭,一点点被血和尸骨淹没。
其次,谈到在元朝的文人一般有三种命运,隐居、为吏或者流落市井。元朝暴政为了使那些宋朝遗民断掉对故国的念想而盗掘王陵、抛弃尸骨,这是对古代多少年来传统与信仰的践踏……亦可见当时文人的创作环境,不亚于文字狱,若是一不小心,就会立刻殒命。在这样的时代当中,多数散曲作家选择流落于市井、选择逃避痛苦的现实和黑暗的未来,不再以诗词来表达感情。那些精神的文化被强权暴政抑制,那些汉人也早已没有了根……而讲座里提到的“宋末词人”则令我肃然起敬,他们并不畏惧死亡的命运,而是将宋末之音传承,这也许就是文天祥在《正气歌》当中所写的,世间正气的弥留……
也许很多元代的文人心中都留着一丝正气,他们身在元而心向宋,这使我觉得他们倒应该被列入南宋文人之列,因为他们的心永远的留在了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