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Cerulean)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我的精神家园

  1. 主页
  2. 书讯微博
  3. 《水浒传》第一轮(文哲书院)

《水浒传》第一轮(文哲书院)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书讯微博
25 帖子 15 发布者 105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段 离线
    段 离线
    段明泽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

    问题一:第1回里洪太尉放走的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妖魔”来称呼这些后续故事中的“英雄”?
    中国的妖魔区别于神灵,其最大特点便是妖魔有不完美之处,而神仙们则是完美无缺的。而在整本书中,梁山好汉们并不是完美的,如李逵的莽撞,阮氏兄弟的弑杀等,妖魔化的称呼,既能使梁山好汉们区别于普通人,又不会像神明的称呼一般与梁山好汉们的行为矛盾。其次,妖魔化的称呼,可能代表了,一种来自上天,针对当朝统治者的责罚。作者通过写梁山好汉这群神魔化的人聚众起义的故事,可能是反映出王朝的统治者对民不利,上天降下惩罚,派遣36天罡72地煞这108位妖魔,惩戒帝王,如古人所认为的自然灾害所隐喻的君王统治不好等。最后,梁山好汉们被逼上梁山,以统治者的视角来看,成为妖魔的统一经历又和妖魔可以类比,使其设定更加符合逻辑。且妖魔使主人公更加新颖,不再是传统文学中十全十美的主人公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问题二:请找出鲁智深三次主要的“打抱不平”事件,你觉得他的行为哪些是正义的?哪些是过于冲动的?说说你的评价理由。
    我觉得鲁智深遇见不平的事情主要是帮助金老汉和金翠莲逃生,第二次是帮刘太公赶走山代王,第三件事是从高酋的毒手下解救林冲,在这三件事之中,我认为第一件事是鲁智深略有冲动的,他虽然救走了郑关西一家,但是赔上的却是他一生的功名,打死镇关西确实有点过激了,虽然他的举动是出于正义,但打死他人,实在是与郑关西所犯下的过错不相等的。
    问题三:“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周密的计划?(比如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获取情报、如何选择地点等)。
    首先,劫生辰纲的地点必定是无人的,不然容易被发现,所以晁盖等人安排在黄泥岗的山岗上,无人经过,又在杨志等人的必经之路上,这样的地点安排,使整个行动密不透风,且又可以实施。
    情报是由刘唐从江湖途径上得来的。
    人员安排比较具有神话色彩,是由晁盖梦见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而北斗七星上有白光,暗指八人,可成功,而让三阮一起入伙的成功,又是因为阮氏三兄弟,本身就是赌徒,有着赌一把的成分,组建团队的过程更像是一种说服的过程。
    器具准备方面,他们准备了装枣子的车进行掩盖,准备了两壶没有放蒙汗药的酒进行麻痹,最后用装有蒙汗药的椰瓢进行放毒。
    过程准备方面,在生成纲必经之处蹲守,等待生辰纲到来,这时,白胜挑酒上来,让刘长喝多两桶酒的酒,放松杨志的警惕,让其认为两桶酒都没有蒙汗药,借想再多喝一瓢酒,而在酒瓢中加入蒙汗药,最终混入酒中,使杨志难以发觉,最后,取走生辰纲,用装枣子的车带走。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许 离线
      许 离线
      许高宁02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

      1,因为作者是受正统观念影响的,梁山好汉再“英雄”在作者看来也只是强盗,反贼
      2,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是出于金老父女被欺凌以及刘太公女儿被强抢而打抱不平,是正义的,在五台山上只因破了酒戒而毁坏寺庙是出于冲动,就算破了酒戒也应该还有商量的余地,没必要破坏五台山寺
      3,吴用先去招来阮家三兄弟,且晁盖梦到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此去劫生辰纲正好应了天象,首先派刘唐去打听押运的路线,然后在押运生辰纲的必经之路黄泥岗附近的白胜住处安身,然后先趁天气燥热派白胜伪装成酒贩子卖酒,其他人扮作贩枣子的先买下一桶酒使一行人放松警惕,用迷药将押运的一行人全都放倒,成功劫走生辰纲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竺熠珲竺 离线
        竺熠珲竺 离线
        竺熠珲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

        预习问题:
        1.第1回里洪太尉放走的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妖魔”来称呼这些后续故事中的“英雄”?
        作者施耐庵通过"洪太尉误走妖魔"的设定,实则暗含对北宋末年政治腐败的批判。文中"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虽然以妖魔之名现世,实则象征被压迫者反抗暴政。结合历史背景,当时宋朝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百姓奋起反抗恰如"妖魔"破封而出。这种矛盾命名法,展现作者对反抗精神的礼赞。
        2.请找出鲁智深三次主要的“打抱不平”事件,你觉得他的行为哪些是正义的?哪些是过于冲动的?说说你的评价理由。
        正义行为:拳打镇关西
        鲁达听闻金氏父女遭郑屠欺压,先资助盘缠助其逃离,次日故意刁难郑屠,借切肉之机激化矛盾,三拳将其击毙。此举虽导致自身流亡,但保护弱者、惩治恶霸的动机值得肯定。
        正义行为:大闹桃花村
        为救刘太公之女,鲁智深假扮新娘痛打周通,却未伤其性命,反而促成周通折箭为誓。此举既展现侠义精神,又体现对江湖规矩的尊重。
        冲动行为:瓦罐寺斗崔道成
        鲁智深途经瓦罐寺,见老僧受辱便贸然出手,未察清敌我虚实,反被崔道成、丘小乙联手击败,险些丧命。
        3.“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周密的计划?(比如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获取情报、如何选择地点等)。
        通过刘唐传递生辰纲押送路线,公孙胜测算黄道吉日,精准掌握杨志行程。黄泥岗地形复杂,松林茂密便于隐蔽,且地处偏僻可降低官府追查风险。选择酷暑时节,利用押送队伍口渴疲惫,七人扮作贩枣客商,白胜扮卖酒翁,降低杨志戒备。利用他怕生事的心理,故意制造争执引发其好奇心。刘唐先饮一桶酒示安全,吴用借舀酒之机将蒙汗药下入第二桶。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杨 离线
          杨 离线
          杨沁彦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5

          预习问题:
          1.第1回里洪太尉放走的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妖魔”来称呼这些后续故事中的“英雄”?
          我觉得是书中写到一直有人阻止洪太尉打开,所以用“妖魔”这样的形容会更加生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请找出鲁智深三次主要的“打抱不平”事件,你觉得他的行为哪些是正义的?哪些是过于冲动的?说说你的评价理由。
          我认为正义的是拳打镇关西,虽然他三拳就郑屠打死了,但是是因为郑屠强占金氏父女,敲诈勒索,而鲁智深是为了帮助并且营救他们所以做出了这样的行为。还有大闹桃花村,鲁智深破坏了婚礼,是因为他发现了周通想要“占便宜”,他这样做维护了女性。过于冲动的行为是火烧瓦罐寺,虽然他是出于好意,但是还没有搞清事情的真相就打抖火烧,确实太冲动了。
          3.“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周密的计划?(比如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获取情报、如何选择地点等)。
          他找到了一些各有所长的人 同时还了解到了送生辰纲的队伍的走向以及组成,还分析了他们薄弱的地方,选择的地点也是比较容易埋伏的地方,同时了解到队伍到这里是会很渴,从而用卖酒的方式给他们下药,最后得到生辰纲。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任 离线
            任 离线
            任禛好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6

            预习问题:
            1.第1回里洪太尉放走的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妖魔”来称呼这些后续故事中的“英雄”?
            以下是对三个问题的回答:
            作者用“妖魔”称呼梁山好汉,按照考试来写,是为了暗喻社会的黑暗以及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不过我认为,还可以是增加小说的神秘性。或者以朝廷的角度来说,这108好汉的确是妖魔的象征。

            2.请找出鲁智深三次主要的“打抱不平”事件,你觉得他的行为哪些是正义的?哪些是过于冲动的?说说你的评价理由。
            拳打镇关西,帮助民女逃婚,把村子里的钱抢走滚下山。我觉得前两者是正义的,因为都是帮助老百姓。最后一个是鲁智深觉得高俅太不正义了,好像还是哪两个人(不好意思 真的忘了)太小气了,所以鲁智深拿了一些钱财。我觉得这就是有一点冲动了
            3.“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周密的计划?(比如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获取情报、如何选择地点等)。
            第一,他们从多个角度考虑人员,要水性好的,要有脑子的。
            第二,他们考虑了将领要完成任务的警惕和士兵们在酷暑下的劳累,用蒙汗药蒙住了杨志。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许 离线
              许 离线
              许铭轩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7

              读书小组作业
              1.第1回里洪太尉放走的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妖魔”来称呼这些后续故事中的“英雄”?
              这可能说明当时朝廷或者封建社会的腐败,从唐朝镇压了几百年的妖怪才是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好汉,后来还为朝廷效力,一度挽救了宋朝。而那些在帝王之都的太尉高官居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妖怪”,制造了的巨大的反差感,也可能暗暗讽刺了“天师”这一些人,洪教头办砸了事却还得到仁宗封赏,道士们直接将碑石立起大殿修好便当作无事发生也暗示了表面盛世敷衍的本质,这才有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2.请找出鲁智深三次主要的“打抱不平”事件,你觉得他的行为哪些是正义的?哪些是过于冲动的?说说你的评价理由。
              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
              (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这两件事的核心是“解救弱者”。金翠莲父女被郑屠勒索、强占,刘太公之女被周通强行逼婚,都是弱势一方遭受强权欺压,且无反抗能力。鲁智深的介入并非无端挑衅,目的是制止恶行、归还弱者公道,符合“惩恶扬善”的正义本质。
              (火烧瓦罐寺)虽然崔道成、丘小乙作恶属实,但鲁智深的处理方式存在冲动之处。他最初与恶僧打斗时,因饥饿体力不支便独自离开,返回后杀死恶僧就结束了,却选择火烧瓦罐寺,导致寺庙被毁,原本无家可归的僧人彻底失去容身之所,超出了“惩恶”的合理范围。
              3.“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周密的计划?(比如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获取情报、如何选择地点等)。
              晁盖他们拟定好了出发路线以及参与的人选,大都是有交情或者帮助过的人,不仅如此,还对于团队成员上下使钱(晁盖取出三十两花银送与阮家三兄弟),确保团队内部团结,与生辰纲“偶遇”,他们充分预判了杨志的警惕和士卒们的劳累,在杨志与士卒关系紧张时出手,令杨志无法充分判断就被士卒“带节奏”了,再加上他们充分展示了酒中没有蒙汗药的种种“理由”以及行为,蒙蔽了杨志最终成功。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单 离线
                单 离线
                单馨语
                编写于 最后由 单馨语 编辑
                #8

                对不起。我因为时间问题未能完整阅读完需阅读章节,我会到旁边去看书。
                时间问题:补课班与作业太多,加上最近在准备中秋诗会,因为时间分配不合理,来不及看书。我知道这是暑假应完成的任务,真的很抱歉。已反省。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金 离线
                  金 离线
                  金祉宸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9

                  1、英雄所干的事情终是影响社会的稳定,类似妖魔所为,而且他们也有妖魔一样的武力和性格。
                  2、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是正义的,全部都是冲动的。基本上鲁智深的行为都是过激的,即使正义,但是用了非正义或过分的方法解决。
                  3、分成两队:卖枣子的商人,和一个酒商。晁盖获取情报。地点选在黄泥岗。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胡 离线
                    胡 离线
                    胡恺妍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0

                    1.洪太尉遇到“妖魔”有一段阵仗很大的描写,渲染了神秘氛围,让人们相信他们或许是真的妖魔,后来却发现他们是英雄,不仅制造反差,也证明了当时对这些好汉的不了解和偏见,也是他们能自立阵营的一个原因。
                    2.鲁智深拳打郑关西是正义行为,虽然他是酒后冲动,也是因为自己内心烦躁,但是恰好又证明他对这种强占女子为妾的行为是打心底痛恨的,他的“仗义”是用来保护弱小。大闹桃花村也是对于女子被强做压寨夫人的事件,他通过假扮小公太女的行为打了来逼婚的周通等人,我认为还是在有限度的正义行为之内的。火烧瓦罐寺我认为偏激了,题目都是“火烧瓦罐寺”,但是作恶的是人,火烧未免太极端了。
                    3.通过推测杨志行程,路况以及杨志队伍人员的感受各方面展开计划,选择值得信任的人,而且通过模仿较为自然而生活化的场景使杨志放松警惕。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任 离线
                      任 离线
                      任禛好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1

                      第一次反馈:
                      本次读书小组我们还是重点讨论了几个预习问题。我因为没读懂所以提出了问题“为啥非要用拳脚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正当形式呢”老师最终总结出来,我需要带入这个视角来读,我要假装是梁山好汉来读书的,而不是作为读者来读书。我也会努力代入这个视角来读书。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金 离线
                        金 离线
                        金祉宸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2

                        重回讲坛,感触还是很深。这一年为了中考,有不少老师、同学跟我讲过水浒传,但是绝没有讲坛的读书讨论那么深入。预习作业里都是写我没有想到过的问题。对比下来,我对讲坛更加崇敬。讲坛的确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学到了一些知识。施耐庵自己参加过农民起义,这对我们理解他对农民起义的态度有很大帮助。其次,我们分析了鲁智深的非理智行为,并和武松、林冲对比。原来,鲁智深是很少考虑自己的后路。任禛好说她不能理解水浒传中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经过讨论和万老师的点拨,我们发现要先理解那个时代、社会和价值观。尤其,水浒传是一本江湖的史书。我们要理解江湖的逻辑。而后,又提到每个好汉的人生价值的选择不同,才走上了不同的路线。以后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注意的。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潘 离线
                          潘 离线
                          潘家文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3

                          问题1:

                          1. 本书其实是站在君王的立场上看梁山一百零八将的,他们就是反叛者,也就是妖魔;
                          2. 他们身上存在诸多恶习,所以称他们为妖魔。

                          问题2:

                          1. 拳打镇关西
                            这件事是为了给金家父女打抱不平,但打死了人未免太过。
                          2. 火烧瓦罐寺
                            也是正义的,放火烧寺显然也是无奈之举。
                          3. 大闹野猪林
                            唯一一次完全正义的行动,就了林冲而未害人性命。

                          问题3:

                          • 组建团队
                            用大鱼的诉求让三阮加盟。
                          • 选择地点
                            选择偏僻、无人注意的黄泥岗。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杨 离线
                            杨 离线
                            杨沁彦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4

                            读书小组反馈:
                            我们主要讨论了《水浒传》中一些比较有知名度的情节,比如说智取生辰纲这一段,我认为他们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一开始预习的时候想到的是团队的组建以及所选择的环境,讨论之后我还发现他们最后逃跑有一个人被发现后,他被审问的回答并没有供出其他人,说明他们在做此行动之前各种情况都已经想好并沟通过了,我还是很震惊他们的能力以及优秀的合作关系。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潘 离线
                              潘 离线
                              潘家文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5

                              读书小组反馈

                              我们首先探讨了小说开篇的设计。作者一步步将洪信引向禁忌之地,遇上“遇洪而开”的石头,颇有“宿命论”的味道,这也是古典小说常见的设计。

                              接着,我们探讨了鲁智深的人物形象,从他四次“打抱不平”的事件中看出他是一个讲义气但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我觉得,这样丰满的人物设计是使《水浒传》成为“名著”的原因之一。

                              最后,我们探讨了智取生辰纲的相关情节,“团队合作”和计谋的运用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能够学习的一点。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余 离线
                                余 离线
                                余子彤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6

                                预习问题:
                                1.第1回里洪太尉放走的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妖魔”来称呼这些后续故事中的“英雄”?
                                因为在朝廷的视角中梁山一百零八将就是“妖魔”也体现了他们的反抗精神以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请找出鲁智深三次主要的“打抱不平”事件,你觉得他的行为哪些是正义的?哪些是过于冲动的?说说你的评价理由。
                                拳打镇关西和大闹桃花村的行为是正义的,这两件事鲁智深都保护,帮助了弱者,惩治了恶霸,但三拳将郑屠打死我觉得没有必要。
                                火烧瓦罐寺这件事是过于冲动了,鲁智深还没有弄清楚事实就贸然出手,并且烧毁瓦罐寺,让里面的僧人失去容身之所。
                                3.“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周密的计划?(比如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获取情报、如何选择地点等)。
                                其他人主动向白胜买酒,当着杨志团队的面喝光一桶(证明酒里无毒),这一操作让杨志团队看到 “酒安全无害” 。以及利用了团队矛盾,都管、虞候看到 “商人喝了没事”,又实在口渴,开始劝说甚至逼迫杨志买酒,杨志本就与下属不和,此时难以坚持拒绝,最终同意买酒。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余 离线
                                  余 离线
                                  余子彤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7

                                  第一次反馈:
                                  这次读书小组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了作者施耐庵参加过农民起义,这一点是我没有思考过的。之后我们讨论了一些主要情节,例如“智取生辰纲"中他们成功的原因。通过同学的提问,我知道了阅读《水浒传》的时候要带入每个人物的逻辑和性格去思考,从江湖的角度去阅读,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后面阅读的时候也会带入这个视角去理解。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许 离线
                                    许 离线
                                    许高宁02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8

                                    这次读书小组我认识到了要将自己代入人物的性格,逻辑,从书中人物的视角看问题,另外我们拿鲁智深和武松,林冲做对比,相比于其他二人做事相对冷静、理智,鲁智深在数次“打抱不平”的事件中都很少考虑自己的退路,只是为了维护心中的正义就会头脑一热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毛 离线
                                      毛 离线
                                      毛添梁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9

                                      第一次反馈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读书小组,也让我对水浒传有了更深的了解,像《水浒传》,为什么要以妖怪来称那些英雄?这是我从未想过的角度,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深思,其中,截取生辰纲的片段,让我对晁盖,以及他的同伙们,有了更多的想法,在我的思考中,梁山英雄也并非全部都为好汉,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为了利益而上梁山,而不是所谓的替天行道,林冲这个人物让我有一些想法,他在《水浒传》中的最初,不同于武松和鲁智深,他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也是一个非常冷静的人,可他却是最早上梁山的人,写他的名字中还有“冲”这个字,这是否又表达了一种悲催?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竺熠珲竺 离线
                                        竺熠珲竺 离线
                                        竺熠珲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0

                                        本次读书小组老师主要通过预习问题来思考关于梁山好汉们“替天行道”的做法。因为是初三生,所以我之前已经阅读过水浒传,但我从没有联系过作者在那个时代的身份。老师告诉我们,作者曾经参加过农民起义,这对水浒传的影响巨大,他以张士诚为原型,塑造了许多人物与故事。在探讨中,有同学提出无法理解其中人物都以暴力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而万老师告诉我们,读书时我们应该代入那个时代的人,而并非以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当时的人,否则读这本书便没有了意义。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许 离线
                                          许 离线
                                          许铭轩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1

                                          这次读水浒传又让我再次证实了这篇名著的一些细节,就比如作者,领读老师问我们有没有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做一些了解,我这才发现我对施耐庵是在一无所知,后来了解施耐庵参加过元末明初的农民大起义,这也能解释他为什么对起义者的想法,行为,细节能够描写如此细致,曾几何时我注意过水浒传里一些情节,题目的雷同,不过到现在我才发现他其中的相似而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事风格和性格特点,就比如鲁智深给我的感觉就是暴躁的,好像经常打架,相反林冲就有许多正常的,平凡的想法,尽量避免冲突和打斗,当一个“工薪阶级”过安稳日子。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 登录

                                          • 没有帐号? 注册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Powered by NodeBB Contributors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