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一轮(文哲书院)
-
读书小组作业
1.第1回里洪太尉放走的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妖魔”来称呼这些后续故事中的“英雄”?
这可能说明当时朝廷或者封建社会的腐败,从唐朝镇压了几百年的妖怪才是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好汉,后来还为朝廷效力,一度挽救了宋朝。而那些在帝王之都的太尉高官居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妖怪”,制造了的巨大的反差感,也可能暗暗讽刺了“天师”这一些人,洪教头办砸了事却还得到仁宗封赏,道士们直接将碑石立起大殿修好便当作无事发生也暗示了表面盛世敷衍的本质,这才有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2.请找出鲁智深三次主要的“打抱不平”事件,你觉得他的行为哪些是正义的?哪些是过于冲动的?说说你的评价理由。
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
(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这两件事的核心是“解救弱者”。金翠莲父女被郑屠勒索、强占,刘太公之女被周通强行逼婚,都是弱势一方遭受强权欺压,且无反抗能力。鲁智深的介入并非无端挑衅,目的是制止恶行、归还弱者公道,符合“惩恶扬善”的正义本质。
(火烧瓦罐寺)虽然崔道成、丘小乙作恶属实,但鲁智深的处理方式存在冲动之处。他最初与恶僧打斗时,因饥饿体力不支便独自离开,返回后杀死恶僧就结束了,却选择火烧瓦罐寺,导致寺庙被毁,原本无家可归的僧人彻底失去容身之所,超出了“惩恶”的合理范围。
3.“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周密的计划?(比如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获取情报、如何选择地点等)。
晁盖他们拟定好了出发路线以及参与的人选,大都是有交情或者帮助过的人,不仅如此,还对于团队成员上下使钱(晁盖取出三十两花银送与阮家三兄弟),确保团队内部团结,与生辰纲“偶遇”,他们充分预判了杨志的警惕和士卒们的劳累,在杨志与士卒关系紧张时出手,令杨志无法充分判断就被士卒“带节奏”了,再加上他们充分展示了酒中没有蒙汗药的种种“理由”以及行为,蒙蔽了杨志最终成功。 -
1.洪太尉遇到“妖魔”有一段阵仗很大的描写,渲染了神秘氛围,让人们相信他们或许是真的妖魔,后来却发现他们是英雄,不仅制造反差,也证明了当时对这些好汉的不了解和偏见,也是他们能自立阵营的一个原因。
2.鲁智深拳打郑关西是正义行为,虽然他是酒后冲动,也是因为自己内心烦躁,但是恰好又证明他对这种强占女子为妾的行为是打心底痛恨的,他的“仗义”是用来保护弱小。大闹桃花村也是对于女子被强做压寨夫人的事件,他通过假扮小公太女的行为打了来逼婚的周通等人,我认为还是在有限度的正义行为之内的。火烧瓦罐寺我认为偏激了,题目都是“火烧瓦罐寺”,但是作恶的是人,火烧未免太极端了。
3.通过推测杨志行程,路况以及杨志队伍人员的感受各方面展开计划,选择值得信任的人,而且通过模仿较为自然而生活化的场景使杨志放松警惕。 -
重回讲坛,感触还是很深。这一年为了中考,有不少老师、同学跟我讲过水浒传,但是绝没有讲坛的读书讨论那么深入。预习作业里都是写我没有想到过的问题。对比下来,我对讲坛更加崇敬。讲坛的确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学到了一些知识。施耐庵自己参加过农民起义,这对我们理解他对农民起义的态度有很大帮助。其次,我们分析了鲁智深的非理智行为,并和武松、林冲对比。原来,鲁智深是很少考虑自己的后路。任禛好说她不能理解水浒传中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经过讨论和万老师的点拨,我们发现要先理解那个时代、社会和价值观。尤其,水浒传是一本江湖的史书。我们要理解江湖的逻辑。而后,又提到每个好汉的人生价值的选择不同,才走上了不同的路线。以后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注意的。 -
预习问题:
1.第1回里洪太尉放走的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妖魔”来称呼这些后续故事中的“英雄”?
因为在朝廷的视角中梁山一百零八将就是“妖魔”也体现了他们的反抗精神以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请找出鲁智深三次主要的“打抱不平”事件,你觉得他的行为哪些是正义的?哪些是过于冲动的?说说你的评价理由。
拳打镇关西和大闹桃花村的行为是正义的,这两件事鲁智深都保护,帮助了弱者,惩治了恶霸,但三拳将郑屠打死我觉得没有必要。
火烧瓦罐寺这件事是过于冲动了,鲁智深还没有弄清楚事实就贸然出手,并且烧毁瓦罐寺,让里面的僧人失去容身之所。
3.“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周密的计划?(比如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获取情报、如何选择地点等)。
其他人主动向白胜买酒,当着杨志团队的面喝光一桶(证明酒里无毒),这一操作让杨志团队看到 “酒安全无害” 。以及利用了团队矛盾,都管、虞候看到 “商人喝了没事”,又实在口渴,开始劝说甚至逼迫杨志买酒,杨志本就与下属不和,此时难以坚持拒绝,最终同意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