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 云南行走行前讲座
-
这次的内容是关于暑假云南行走的,我以前对于云南的印象是四季如春以及有很多少数民族。通过这次的讲座我从更多的方面了解到了云南这个城市,例如从地理方面我知道了云南地势落差大是因为板块互相挤压而造成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樊老师讲述他和朋友去虎跳峡的经历以及和同学演示的云南各个民族传统的舞蹈了。先是虎跳峡,通过樊老师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让我对于云南这个地方的地势有了新的感受。在下面看着老师和同学们表演的舞蹈让我感受到了少数民族舞蹈的有趣,当看到照片上云南各个民族邀请樊老师一起跳舞的时候,也让我感受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热情与淳朴。但是,这也让我认识到了这些传统文化正在慢慢的消失,我们需要弘扬传统文化,或许这就是行走的意义吧!
-
《“民族滇洱彩云云南”讲座反馈》
讲座开篇,我们先就讲座题目展开讨论,前半句不难理解。“民族”指云南的26个民族,“滇洱”分别指代滇地和洱海,是云南的象征,而后半句则揭示了云南得名的原因。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名称原来是汉武帝根据当地气象特征和地理方位所取,云南得名的角度是我从未考虑过的,感觉十分新颖。云南是个很神奇的地方,民族繁荣、地形多样,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从海南到黑龙江的几乎全部气候特征都出现在这一个省份。这样的地形与气候条件催生出26个不同的民族,也就不奇怪了。
樊老师分享了一段他在虎跳峡边的惊险经历,让我对虎跳峡的印象充满了期待。究竟是怎样独特与震撼的景致,可以让旅人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爬下未开发的峭壁?立于山崖之巅俯瞰大川汤汤又是何感受?真令人无限遐想。
云南诸多历史遗迹中,最惊人的非元谋人化石莫属。对于这仅遗存下的一颗门牙的遗迹,我常听到质疑声,不论是同学们还是学界似乎都有不少人对此发现存疑,而我却认为这足以称得上一个颠覆性的发现。这或将成为证明中国的土地上也曾有过延续至今的文明火焰的铁证,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它可以成为推翻“走出非洲”理论的一根稻草。
云南是一片充满神奇与温情的土地,这场讲座让我对云南充满了期待与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