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Cerulean)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我的精神家园

  1. 主页
  2. 书讯微博
  3. 《水浒传》第一轮(文哲书院)

《水浒传》第一轮(文哲书院)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书讯微博
25 帖子 15 发布者 118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许 离线
    许 离线
    许铭轩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1

    这次读水浒传又让我再次证实了这篇名著的一些细节,就比如作者,领读老师问我们有没有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做一些了解,我这才发现我对施耐庵是在一无所知,后来了解施耐庵参加过元末明初的农民大起义,这也能解释他为什么对起义者的想法,行为,细节能够描写如此细致,曾几何时我注意过水浒传里一些情节,题目的雷同,不过到现在我才发现他其中的相似而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事风格和性格特点,就比如鲁智深给我的感觉就是暴躁的,好像经常打架,相反林冲就有许多正常的,平凡的想法,尽量避免冲突和打斗,当一个“工薪阶级”过安稳日子。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王 离线
      王 离线
      王元萱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2

      读书小组反馈
      通过这次的读书小组讨论,我对于水浒传这本书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一开始看的时候,我并不是很理解这本书中的那些人物到底是在干什么,我不能将自己代入到书中的人物中去。但在读书讨论之后,我了解了这本书的时代背景,明白了这本书讲的其实是一个江湖。书中的这些好汉在混迹江湖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人,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人有好有坏。而他们做出的这些行为不仅是在“行侠正义”,还是在“替天行道”,天道没有了,就要他们来行道。他们每个人加入梁山好汉这个行列的原因也许各不相同,这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和出发点,所以他们做出的行为也是不一样的。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过铭辰过 离线
        过铭辰过 离线
        过铭辰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3

        算下来应该是第三次看水浒传的原文了,每一次看几乎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次老师就带我们对比了武松和鲁智深这两个人物的差别:同为梁山当中的“武力担当”,为何施耐庵要在其中加入两个看似相似的人物呢?这两个人物都同时包含了“智”的部分和“武”的部分,人物在面对事件的时候,“智”与“武”的挣扎,人物的选择,为何这两个人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江湖”与我们现在社会的不同,江湖之人处事的风格,人物性格与转变的对冲,推崇的,反抗的,寄托的,便是我们能从中学到的。

        墨雨落,清风起,不为名役,不为利迷,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单 离线
          单 离线
          单馨语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4

          这次因为没读完书没参加讨论。于是就在旁边自己读书,我现在读的比较少,我目前总结出来鲁智深的性格多为鲁莽,火烧瓦罐寺一事也是墙头草,谁说就是谁对,目前的问题:他如何成为后面的英雄,他是否会有成长?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胡 离线
            胡 离线
            胡恺妍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5

            和大家一起讨论,解锁了很多不同的有趣视角,例如施耐庵也参加过农民起义,他的经历会使他对梁山好汉的行为也报有复杂情感。又或是武松和鲁智深二人的异同,其中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鲁智深做官之后并没有像武松这样安分行事,仍然鲁莽杀人,以这样的方式惩恶扬善?我发现鲁智深很容易被他人的话语所影响,哪怕这件事与他无关联,但是在他人的讲述中他也很容易和他们一起气愤。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 登录

            • 没有帐号? 注册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Powered by NodeBB Contributors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