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行走:人生如建筑
文化行走
1
帖子
1
发布者
9
浏览
-
《人生如建筑》观展有感
杨钟淑
暑假期间,我去观看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贝聿铭展览:《人生如建筑》。贝聿铭是一位怎样的建筑师?为何他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为什么说“人生如建筑”?两者有什么共同点? 这都是我想要探寻的问题。而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他与其他建筑师的差异,为何他被称为大师?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由他设计的建筑的照片,其中有许多精妙之处:例如中银大厦,他与有关部门协商后.将地皮变为平行四边形两边各设计一个三角形花园,使中间街道网格平行呈现,令大楼对齐直通维尔利多港的街道,对岸景色尽收眼底。或许我们望着对岸的风景时,并没有想到是设计师的聪明才智。然而带来的收益无可否认。贝铭对于建筑的结构了如指掌。
不仅如此,他的创作风格也很耐人寻味。他所设计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分别将伊斯兰传统和中国传统元素完美融合,为我们带来了创新式的传统文化以及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为我们诠释了文化传承。苏州博物馆新馆结合了苏州园林,这也是他对家乡所回馈的深爱。黑白墙、古典园林、庭院布局......在美观和艺术感的同时,又保持了便利。
澳门科学馆,整个建筑一眼看过去,就给人一种简洁感,但又充斥着艺术感,灰白色的几何图形,正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巨大的银色锥体象征着创新。
他对于建筑的结构纯火炉青,他所画的手稿无一不令我惊叹。他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以创新的方式走下去,他本人对于艺术和建筑的结合也有着独一份的理解。他可以将两者融合得恰到好处。或许是“人生如建筑,而建筑是生活的镜子”。我想,一个人所绘画、设计出的建筑,也折射了自己的内心。
看展后.我又有了不一样的解读:创造一座建筑,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会遭到种种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最终创造出的反而不像最初所设想的那样了。人生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