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Cerulean)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我的精神家园

  1. 主页
  2. 我思故我在
  3. 9月6日 鲁迅抽烟墙画的争议——多维思维与逻辑分析 预习

9月6日 鲁迅抽烟墙画的争议——多维思维与逻辑分析 预习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我思故我在
43 帖子 42 发布者 98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徐 离线
    徐 离线
    徐梓菡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7

    鲁迅抽烟墙画的争议——多维思维与逻辑分析
    预习问题: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投诉内容:
    露天场所不等于吸烟区。鲁迅吸烟版画本是他自己家里吸烟,为何去掉背景放在室外引导室外人群聚集处吸烟危害他人健康呢?还会误导青少年。建议将吸烟图改为右手握拳伏案版画。
    我认为她的投诉不合理,去掉原本背景转而放在室外,其实是为了突出鲁迅人像主体。这个纪念墙放在绍兴那么多年了,我看也没有误导大众吧。如果一个人要吸烟,看不看到这幅画他都会吸的。

    2、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争议点:鲁迅先生吸烟形象是否会误导大众?
    从投诉者角度:22年来,她能第一个站出来提出质疑,是勇敢的,是为人们着想的。可那么多年的固有形象,要是真会误导大众怎无人提出?
    从大众角度:确实,“为鲁迅点烟”引发了点烟热潮。但这不意味着是这幅画导致了民众吸烟。总不见得一个人为了“给鲁迅点烟”,特意买根烟、买个打火机,好巧不巧吸了一口烟从此上瘾了吧?这个有点太离谱了。所以此墙画没有误导大众,想吸烟的人总会吸的。
    从景区角度:鲁迅墙画吸烟作为固有形象,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心中,不会也不可能误导大众。
    从历史角度:改变鲁迅吸烟墙画,意味着刻意回避鲁迅抽烟的行为。吸烟有害身体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吸烟不是什么违法行为,没有必要更改纪念墙画。要是更改了,就是故意淡化鲁迅吸烟的这段历史。就不再会有人知道,正是因为吸烟才危害了鲁迅先生的身体啊。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侯 离线
      侯 离线
      侯清晏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8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我觉得是不合理的。首先如果是从纯粹的公共健康宣传角度看,我觉得问题不大。不过她所依靠的核心论点为“可能误导青少年”,她也并没有证据佐证并且也没有人提出同样的问题。其次吸烟是人们所·熟悉的和鲁迅相关的一个符号,与他的思考、创作形象深度绑定,要求修改历史人物的标志性形象,是一种用现代标准去“净化”或“篡改”历史的行为,违背了纪念馆“尊重历史”的核心原则。最后她给出的解决方案有点过于简单,我觉得会破坏整体的历史感和氛围感。
      2、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我觉得是在如何在尊重历史真实同时,兼顾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引导?“鲁迅抽烟”表明了大众对于鲁迅的印象同时符合历史,壁画所呈现的是尊重历史的体现。但吸烟又不符合现代价值观,所以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施 在线
        施 在线
        施旻萱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9

        预习问题1:我认为这是不太合理的。虽说不建议吸烟本身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像孙女士这样去掩盖鲁迅先生喜欢抽烟的历史就不太合理了。在鲁迅故居景墙上将鲁迅抽烟的样子放在室外的插图旁而非室内,在我看来有鲁迅先生这种爱国精神能传承下去,能让更多人知道鲁迅先生的文章的意思在,鲁迅先生的烟给了他写作灵感,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边抽烟边写下去的。至于孙女士说要把鲁迅先生的抽烟改成握拳也不是特别合理,我看到过在网上有人说握拳岂不是说要误导青年人要去和别人打架,所以说即使改成握拳也不一定对青少年有益。而且我认为如果用抽烟的样子不仅可以表示我前文所说的观点,和游客有互动,尊重历史,还体现了鲁迅先生亲切的一面,每个人都有缺点,这样说不定能拉近游客还鲁迅先生的距离。
        预习问题2:孙女士是一位控烟志愿者,她认为这个鲁迅故居的景墙上鲁迅抽烟的样子有误导青少年之意,想要换掉,从她自己的角度来看她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很对的。但是网友们也查出孙女士是要推广尼古丁袋,我查到尼古丁袋其实跟香烟差不多也是对人体有害的,而且这个尼古丁袋还没有批准销售,所以大家认为孙女士投诉鲁迅故居的背后有可能是要推广尼古丁袋。从网友的角度来看,大家认为是不应该改变景墙的,如果想要减少让青少年抽烟的情况的出现也不应该从鲁迅的角度来说,应该要从卷烟厂等方面来思考。至于浙江文旅肯定是更赞同网友的观点的,他们希望游客们可以尊重历史尊重鲁迅。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王 离线
          王 离线
          王伟龙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0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我认为她的投诉不合理,因为就如同文章里说的,烟之与鲁迅,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标志,放在这儿并不是诱导青少年吸烟,而是让我们去缅怀鲁迅,至于把背景去掉我认为是因为这幅版画本来就是处于室外的场景下,这样做可以更好的融合进场景中,且现在的青少年意志力也并不是这么薄弱,如果他们真的想吸烟,那么即使看不看到这幅画都会去吸。
          2、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我认为该事件的争议点是因为这位孙女士是一方面既发表这种禁烟控烟的文章,还要在他的账号内推销尼古丁袋这样子与烟大差不差的产品,让大家很怀疑她这样子做是不是因为利益使然?而且她这么做本质上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让我们思考到底是该完全尊重历史还是让历史按照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展现出来。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许 离线
            许 离线
            许高宁02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1

            1.不太合理,抽烟写作是鲁迅的经典形象,不少文章里也提到过,游客给鲁迅“点烟”也是出于对她的一种尊敬和敬仰,跟孙女士所说的倡导吸烟无关,不能将现代的价值观强加到历史人物上面,而且就算补偿到吸烟也不应该把责任放在鲁迅一人身上
            2.首先孙女士举报抽烟壁画这件事可能并不是因为补偿到吸烟,而是借机推销自己的新型口含烟,而且这副墙画已经摆放了22年,其间除孙女士外无人进行过举报,再就是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一副壁画是不可能存在诱导青少年吸烟的行为的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何 离线
              何 离线
              何雅馨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2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不合理。去掉背景肯定是有设计的原因。会误解青少年这个观点我感觉有些无厘头,因为我觉得大家都会觉得烟是鲁迅形象的一种象征。
              2、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一个是孙女士她投诉的内容,网友觉得要尊重历史。还有是孙女士投诉的目的有争议,因为有人觉得她可能是在借此推销电子烟。还有是就算她真心是为了戒烟出发,也不必拘泥于鲁迅这幅画,问题根源不在这里。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廖 离线
                廖 离线
                廖景希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3

                我认为不合理。我觉得他是过度联想了。投诉认为墙画会引导"室外聚集抽烟",但实际游客打卡只是模仿动作拍照,并没有真的在公共场所集体吸烟。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都是拿武器的先烈,难道要投诉他们鼓励暴力吗?而且对于鲁迅的关注点不应该是文笔精神和胆识吗?谁会去学吸烟啊?鲁迅抽烟是公认的历史形象,具有标志性。强行改成"握拳"造型反而是在篡改历史。大家这样做不正是因为鲁迅的形象深入于心了吗?
                而且孙女士的投诉依据不充分‌。墙画存在22年只有她一人投诉,说明实际影响很小。她自己查到的"原画在书房"也不能证明墙画有误导性,毕竟没人会因为一幅画就学抽烟‌。并且后来网友发现她账号在推广"尼古丁袋",让人怀疑她是不是真的为控烟,还是借投诉打广告。

                争议点
                争议一:该不该改画?‌
                不改‌:鲁迅抽烟是真实历史,改了就是撒谎;游客点烟只是表达尊敬,不是真学抽烟
                改画‌: 抽烟确实有害健康,名人形象要注意影响;原画有书房背景,去掉后容易误解成公共场合吸烟
                争议二:投诉行为本身‌
                支持投诉‌:公民有权提建议,哪怕少数人声音也该被听到; 出发点是为青少年好,值得肯定
                反对投诉‌:滥用投诉权,22年没人觉得有问题就她事多; 可能暗藏商业目的
                争议三:如何看历史人物‌
                观点1:重点应该是学习鲁迅的精神,而不是纠结他抽不抽烟,历史人物不需要"完美人设",真实最重要
                观点2:"小孩为啥不学鲁迅写文章,偏要学他抽烟?";"要控烟就该去管烟厂,折腾鲁迅画像算什么?"
                总之这件事其实就是反映了一个大问题:我们纪念历史人物时,到底该百分百还原真实,还是按现代审美来构成的“完美形象”?就像网友说的:"如果连鲁迅抽烟都要改,下一步是不是要说李白酗酒影响不好了?"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叶 离线
                  叶 离线
                  叶韦汝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4

                  1、 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我认为她的投诉不合理。场馆对于人物形象的选择,自然是要首先考虑到该人物自身的特点,保证选择的人物形象足够鲜明,至少能让人一眼认出是哪个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幅鲁迅抽烟的版画确实符合要求。再讲她所说的这幅画引导室外人群聚集处吸烟,这句话里的要素“室外”和“人群聚集处”在画面中都没有体现,如果硬要说它放在室外,那么按照这种说法,如果把这幅画放在室内,岂不是引导在室内封闭区域吸烟危害他人健康?再讲的过分一点,是不是这幅画本身就是引导吸烟,应该予以在各个平台删除?对于误导青少年,青少年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被误导,在各个学校拒绝吸烟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之下,仅仅是因为看到一幅画就突然冒出好奇心想要吸烟,几乎是不可能的。

                  2、 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我看到的争议点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投诉者的动机。孙女士大量宣传“尼古丁袋”的行为与她投诉鲁迅吸烟墙的行为相联系,让人感觉她是为了博取眼球和流量,帮助自己做生意上的推广,才去做了这次投诉。第二个是“烟”在不同层面的意义的冲突。烟对于鲁迅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物品,更是一种他精神上的符号,就像酒对于李白来说一样,但是其有害健康是一个事实,这就造就了一种文学精神层面与生理健康层面的冲突。第三个是这种担忧究竟是所谓“神经质”还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从评论来看,大部分人都认同这位投诉者的行为是矫枉过正,但是文本中也是有认为,她是可以被理解的观点的。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竺熠珲竺 离线
                    竺熠珲竺 离线
                    竺熠珲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5

                    预习问题: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不合理。鲁迅抽烟这一举动是明确的历史事实,其手持香烟的形象已超越“吸烟行为”本身,成为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文化符号——正如浙江省文旅厅文章所言,“烟之于鲁迅,就像烟斗之于马克思,圆顶礼帽之于卓别林”,代表的是其精神气质,而并非引导青少年吸烟。修改“香烟”为“右手握拳”,本质上是对历史真实的刻意回避,甚至是对文化的消解,违背了“尊重历史”的基本原则。并且材料中指出,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大量推广“尼古丁袋”,甚至将“只可‘尼古丁袋’”设为个人简介。这表明她的投诉可能并非单纯出于“控烟”,而是隐含推广自身商业(尼古丁袋作为烟草替代品)的动机,所谓的“正义感”背后存在利益关联,所以投诉并不合理。
                    2、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我认为,争议核心围绕“历史真实性”与“投诉动机”。
                    从历史真实性角度看,部分网友强调,鲁迅手持香烟的形象是特定时代的文化印记,任何修改都构成对历史事实的篡改,有评论指出,这类似于抹去伟人瑕疵的倾向,反而削弱教育意义。另一角度是孙女士投诉动机:许多网友质疑孙女士的“控烟”立场,认为其推广尼古丁袋的商业背景使投诉显得虚伪,本质是利用公共事件谋利;但也有人反驳,即使动机存疑,控烟诉求本身在当代社会仍具正当性。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姜 在线
                      姜 在线
                      姜子麒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6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不合理的,聚焦于点烟这一行为引起的后果当然没错,但是点烟的原因全部诉诸鲁迅的肖像画是否有些不妥了
                      2、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我认为很核心的方面其实是动机,网友们通过查到孙女士的社交账号而认为她的动机是不纯的,但是把对事件的态度诉诸动机本质上就是一种逻辑谬误。就事论事而言,争议点其实在于文化标志和影响孰重孰轻,以及究竟对人们有没有影响。官媒和孙女士所看到的事实都不一样,一方坚持这些是有影响的,一方人认为存在这么久并没有带坏青少年,并把在这里抽烟的行为导向一种崇敬。诚然,崇敬是一种解释方法,但是从最简单的视角来看,很多人聚集点烟也仍然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安梓琪安 离线
                        安梓琪安 离线
                        安梓琪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7

                        1,我认为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不和理,鲁迅的肖像画会引起大众点烟是没错但我认为这和投诉鲁迅的肖像画没有直接关系更大的关系因该是在管理人员上
                        2,这件事的争议点我认为主要是在“大众吸烟的投诉原因”和“鲁迅吸烟”上,首先我认为在展前的墙上放鲁迅的肖像画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样会导致一些青少年看到后出现误区,从而模仿网上“给鲁迅点烟”的动作,但在材料上我看到展馆外事禁止吸烟的所以这也有管理人员的责任。
                        其次,我认为我们看待一个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是它的本质而不是纠结重视吸烟这种小事。
                        以上为我的看法。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张 离线
                          张 离线
                          张雨芎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8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我认为她的投诉不合理因为既然版画已经画了,也在那里了20(?)多年了,没有必要再去让人把画换了。换一方面,这幅画纪念的不是那根烟,而主要是鲁迅本人,青少年要学抽烟,不早就从路边抽烟的人那里看会了嘛,她要控烟要从实体生活开始。最后一点是孙女士本人是卖尼古丁袋的,她投诉本质上可能不只是为了控烟而投诉的。

                          2、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争议点在1. 一般人们都没有想到对小孩有什么影响2. 小孩为什么不学鲁迅好的地方3. 关闭烟厂才能解决问题4. 她是否单纯为了控烟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高 离线
                            高 离线
                            高铭楷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9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我认为她的投诉并不合理。提到版画的场景是在家中,扣去背景放在室外会引导他人吸烟?首先,扣去背景与其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人物是为了突出鲁迅先生的历史形象。其次,我认为这是一种曲解,人们向鲁迅学习的是他的写作,和直言不讳唤醒民众的革命精神。且这块打卡墙已设立22年,人们来到鲁迅故里的目的是什么?不正是尊重历史、尊重鲁迅的表现吗。吸烟和鲁迅是不能直接挂钩的,投诉是“带节奏”的一种行为。
                            2、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争议点1:孙女士投诉背后的意义。她的投诉真的是正义感的行为吗,她在账号首页设置“只可尼古丁袋”,不也是一种吸烟的行为吗,她的投诉显得是一种扭曲事实的行为。
                            争议点2:鲁迅嗜烟如命是一个历史事实,但抽烟有害健康也是一个历史事实”,学习精神,而不是纠结他抽不抽烟,对于鲁迅的抽烟行为要保持一种辩证的态度
                            争议点3:作者圆滑的写作观点,立场并不坚定。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段 离线
                              段 离线
                              段明泽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0

                              1.我认为孙女士的投诉不合理,因为我认为鲁迅抽烟已成为文学象征,其作品中有很多出现烟的场景,用烟进行了很多批判,是鲁迅一生中的历史事实,如果直接将这幅画隐去的话,可能是对历史的一种不尊重,而孙女士,貌似充满正义感的投诉背后,又是生意,实在是一种不尊重历史,不尊重艺术的行为,而不是出于社会责任,假借制止吸烟画面误导青少年,实则为自己博得利益而投诉。
                              ​2.从网友的评论看,我认为这件事的争议点是到底该不该把这幅背景墙挪去?鲁迅抽烟到底是不是一种误导青少年的行为。我看到其中一位网友认为酒精还是一级致癌物呢,难不成诗仙李白的雕像要改成喝水?这就体现了李白的酒或者鲁迅的烟已经成为了一种人物的标志,或是刻板印象,是一种带有历史成就的标识,那么,孙女士这样的投诉在网友眼中看来,何尝不是一种对历史的不尊重呢?第二,鲁迅抽烟到底是不是对青少年的误导?通过鲁迅的作品可以得出,烟可以说是他批判的一种手段或者利器,而抽烟有害健康对青少年的影响,则是应该从关闭卷烟厂做根本的改变,而不是把鲁迅这个时代的符号否认,去学习鲁迅的文笔勇气,而不是抽烟。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文史 王宜然文 离线
                                文史 王宜然文 离线
                                文史 王宜然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1

                                鲁迅抽烟墙画的争议——多维思维与逻辑分析
                                预习问题: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首先,从材料里可以得知孙女士的投诉表面上是以个人思想去改变公众受众。因为社会有潜在问题,所以把问题放大扯远,想以此得到解决。可是从孙女士用户中又可以得知,他的这一行为很可能是为了推广“尼古丁袋”而引发轰动,这就不单单是鲁迅版画这一个问题,而是为了营销热度而引发争议的问题,我觉得这也是预习二分析争论点的原因。
                                其次,对于“鲁迅版画抽烟”这一件事,我觉得孙女生就是为了热度放大夸张了事情的严重性,将少数例子推于公众,将小事混淆成社区问题,以此博得官方的目光,这样她的目的就达成了。所以对于投诉本身是否合理,应该不是单单她自身所言,而是为了利益而谋,也就不存在合不合理的性质了。

                                2、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首先大众基本认为,事件本身存在荒谬性,但因官方为极个别过激人群考虑,也发布了肯定观点。因此争议产生,人们捍卫自己的观点,以此抨击孙女士的行为,把事件从壁画本身转移到了烟酒和名人的关联,将舆论局限扩大。以此,人们的观点也越来越明确,否定的一方目的性也得到了加强。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不会持续太久,因为人们的观点一致,且它本身就存在问题。但若官方在此再发出认可倾向的观点,人们的争论就会从壁画转移到社区官方的角度而论,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梅 离线
                                  梅 离线
                                  梅曦文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2

                                  1.我认为不合理,因为历史上也有很多文人墨客吸烟饮酒,这是作为他们的一大特征、标志。如果按照孙女士这样说,那是不是以后看到一个人抽烟,就得发到网上谴责?这样小题大作,不仅为孙女士博得了流量,还有一群家长支持自己。可能孙女士明知道这是把背景抠了,毕竟再发到网上之前,总会查查相关资料吧?
                                  2.争议点一:是不是小题大作?
                                  是:好多古人都喝酒抽烟,是不是都得举报一遍?现在小孩又不都是傻子,看到什么都学啊?
                                  不是:不能让青少年学坏了!改一改又不会少块肉!
                                  争议点二:该不该改?
                                  改:这样不仅不让青少年学坏,还让历史人物完美了!
                                  不改:这次改了就是在纵容以不尊重历史来博流量的行为!人不可能是完美的,下次万一又挑刺挑出来呢?
                                  争议点三:孙女士本人
                                  观点一:就是在博流量而已,一点也不尊重历史!
                                  观点二:她也是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着想啊!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张 离线
                                    张 离线
                                    张轩齐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3

                                    鲁迅抽烟墙画的争议——多维思维与逻辑分析
                                    预习问题: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不合理。作为纪念馆的外墙,需要一些可以代表这个纪念馆所纪念对象形象,而鲁迅广为人知的是他特别爱吸烟,改为手持文笔其实也可以,但是所谓的会误导青少年吸烟或者是户外吸烟场所,就非常不合理,而且在她的微博中还有许多宣传尼古丁袋的,这不得不让人引发思考,这个投诉真的是所谓的为了保护现在的青少年所发布的吗?
                                    2、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材料一:孙女士的投诉和主管部门、旅讯纪念馆的回应
                                    首先是孙女士在投诉的同时,她的微博界面中有大量关于尼古丁袋的内容,所以这一条投诉很有可能是为了商业价值。第2是纪念馆的回应有些过于的圆滑。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吕 离线
                                      吕 离线
                                      吕俊桡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4

                                      @skyblue 在 9月6日 鲁迅抽烟墙画的争议——多维思维与逻辑分析 预习 中说: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我认为她的投诉不合理。鲁迅是喜欢抽烟的人,抽烟也影响了他的健康,也是一个历史事实。他与我们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我们开始便应该以一种“看历史”的客观态度去看待,尊重历史。鲁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可以有很多特点。孙女士是否把鲁迅当成一个“完美”的伟大的时代楷模,去影响大家,引导大家。伟大的人做的所有就都是好的,所以我就想去模仿。她就没有站在“看历史”的角度去看。抽烟只是特点而非想引导,极少会有人去这样想。
                                      2、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就是孙女士的想法是想让鲁迅做到“道德完美”而做过度“美颜”甚至篡改。孙女士是站在抽烟习惯危害这个角度,面对历史人物没有以一种“看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太过片面。网友则是站在尊重历史的角度,坚持要尊重鲁迅的原有形象。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任 离线
                                        任 离线
                                        任禛好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5

                                        预习问题:
                                        1、阅读材料一、看孙女士的投诉内容,你认为,她的投诉合理吗?为什么?
                                        当然是不合理的。她投诉的原因是认为鲁迅抽烟的场合不对,认为这样会影响青少年。对于前者,设计师想塑造的是鲁迅经典形象,而且鲁迅的确一直抽烟,孙女士说抽烟场合不对,那设计师又不能如此精确的概括出来,只能抓重点呀。对于后者,孙女士的确是联想能力很厉害了,能不能先考虑一下关掉卷烟厂再说?
                                        2、阅读材料二、从网友的评论看,该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第一,孙女士推广尼古丁袋而反对香烟。第二,人们觉得这个已经有很多年了都没人说,突然冒出来一个人指责,还说的是伟大的鲁迅先生。第三个,人们觉得孙女士指责的角度是不对的。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方 离线
                                          方 离线
                                          方萱沂1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6

                                          1、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投诉是觉得很荒谬的,为什么看到一幅鲁迅抽烟的画像关注到的不是其象征的鲁迅的思想,而是抽烟?并且认为这样一幅画像会引导他人吸烟,引导青少年吸烟呢?但是很快我看到居然真的有人通过在画像前点烟的行为“致敬”(不是做动作,是真的点燃烟),并且理直气壮的说“鲁迅正确,鲁迅抽烟,所以抽烟正确”(非常可笑的逻辑谬误),这么看来,孙女士的投诉反而变得“有道理了”,但是我并不认为,因为一小部分人的不合理想法与行为就要改变这样一幅经典的形象画是合理的、正确的。
                                          2、第一点是,孙女士的目的是否“纯粹”,她是真的为了公共场合的禁烟考虑,还是为了自己销售的尼古丁袋,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呢?第二点是,这样一幅肖像画真的会引导人们吸烟吗?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 登录

                                          • 没有帐号? 注册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Powered by NodeBB Contributors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