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Cerulean)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我的精神家园

  1. 主页
  2. 书讯微博
  3. 《水浒传》读书小组(文史书院)

《水浒传》读书小组(文史书院)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书讯微博
44 帖子 13 发布者 932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张文景张 离线
    张文景张 离线
    张文景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5

    我们讨论了“是非与情义”之间的关系,在读书时我也经常会发现那些残忍,滥杀无辜的行为在披上了“忠义”“讲情义”的外衣后就似乎从“黑”转向了“白”。可我们也发现,揭开这层理想化的伪装后,内部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这么正义,这么符合道德的标杆。这也提醒我,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要更理性地去看待人物的行为,不只是从正面去评价,更不能陷在当时的那个“理想化世界观”之下,更应该跳脱出来,以旁观者的视角去分析。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王 离线
      王 离线
      王伟龙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6

      这次我们对武松的两场复仇事件和宋江与李逵诸多行为的动机进行了深入讨论,武松第一次的复仇是理智的,他首先想到的是报官而不是杀人,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他对官府还是有一定信任度的,但是第二次的复仇,他却杀死了张都监全家和蒋门神,与他完全没有联系的马夫以及婢女也杀了,还在鸳鸯楼的墙壁上写上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8个大字。,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他对官府是极其不信任且不理智的,比他之前打虎的伟大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宋江则像姜子麒说的一样,是一个圆滑的普通人,他所谓的义气不过都是由钱所支撑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出手极大方,一次就可以给20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五百二十八公大米,是当时普通人一年的收入。而李逵所做出的许多杀人行为其实都是冲动的,不思后果的,虽说他每次都说自己所做的行为都是为了兄弟好,是讲义气,但最后他所遭受的这件事的结果往往是兄弟被他害入大牢。从这些事看来,水浒传表面上所描述的忠义的江湖,其实绝大多数都是由金钱,人情世故与暴力所织成的。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叶 离线
        叶 离线
        叶韦汝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7

        这次的读书小组使我发现了一些我在阅读上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我比较习惯于沉浸于作者的角度,对于作者褒扬的角色我就褒扬,作者贬低的角色我就贬低,正在看近现代的小说之类的基本上不会遭遇什么问题,但是当时间再久远一点的,比如我们正在读的水浒传,由于价值观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所以人物中的行为我们并不一定会全部赞同。我有时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但是还是抱着“作者认为这挺好,那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的想法,选择性忽略正派角色让我感到不舒服的行为。之后再阅读的时候我一定会多加注意,更客观的去评价书中人物的行为。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姜 离线
          姜 离线
          姜子麒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8

          这次读书小组主要是聚焦于武松、宋江、和李逵。
          对于武松的解读中提到了我没有发现的一个点,就是武松实际上也在变化,是这样让他一步一步了走向官府的对立面,当然,与其说是法律靠不住,不如说武松意识到了执行法律的人其实是靠不住的。所以不公只能依靠私刑……尽管这会带来更多的不公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王 离线
            王 离线
            王乾宇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9

            在这次读书小组的讨论中,谈到了宋江的人物形象。过程中的解读让我对他产生了新的理解。老师说到宋江看似被称为“及时雨”,但其实仔细看看他帮助别人的目的好像都是为了笼络人心。这让我想到了这本书的结局,当宋江带领梁山伯的好汉被朝廷招安时,好汉们会不会突然发现自己眼中宋江的人物光环破灭了,导致大家没有那么愿意继续在宋江的领导下维持梁山伯这个组织。我觉得这可能是梁山伯最后散伙的原因之一。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侯 离线
              侯 离线
              侯清晏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0

              很遗憾由于时间问题没能参加这次读书小组。从同学们的反馈中我对于武松有了更多的理解。之前对于武松最深的印象还是打虎。但现在我看武松更像是一个被周围环境逼着上梁山的可怜人,被时代巨浪卷着的针。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夏 离线
                夏 离线
                夏婧瑶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1

                第三次阅读:第49—71回,重点阅读50、61、62、63、71
                预习问题:
                1.梁山好汉们第三次攻打祝家庄终于成功了,你觉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这场胜利对梁山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成功原因有①前两次因地形不熟和情报不足失利,第三次通过石秀探明敌情和祝家庄基本情况,及时调整了策略并且计划完整有预谋;②通过抓走扈三娘、策反敌方成员,瓦解敌方阵营,导致其崩溃,而梁山好汉内部团结,从而大破祝家庄。
                对梁山日后的发展是,这次大破祝家庄使梁山在此后经历类似的事情时能够更加有预谋有策略地制定计划并提前熟悉地形,有利于其在此方面不断获得胜利;就梁山好汉个人来讲,宋江体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与计划能力,坐稳了自己在梁山的第二把交椅。‌‌

                2.卢俊义是比较晚走上梁山的,你觉得他的上山有哪些原因?
                首先是宋江和吴用设计意为“卢俊义反”的诗歌让他被官府通缉,他在家破人亡后被迫落草‌,是迫不得已并非自愿;其次是梁山需要卢俊义的武力来提高自己的威望,从而更好地达成目的。

                3.第71回,上天降下石碣,排定了所有人的座次。你认为这个安排是巧合,还是人为的?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我认为就顺序来看可能是人为的。这让我想到书开头的“遇洪而开”,类似的事情有很多,巧合太多就不是巧合了。例如,如果真的是上天决定了所有人的座次,那应该更加公平、按照所有人的能力或者品质来排定,其实宋江内心并不是想起义、还是一心想要诏安,那和梁山大部分人比起来他的意志还是不够坚定,为何能坐第一把交椅呢?要说原因,只能是他是较早上梁山的,并且受到了之后上梁山的好汉的崇敬,那真的是上天安排的巧合嘛?而且,如果座次决定了地位高低的话,梁山难道不是一个“四海皆兄弟”的理想社会嘛?为什么还会出现地位层级这一类事物?我觉得作者这样安排也是让读者对梁山所有一百零八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梁山好汉。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邱 离线
                  邱 离线
                  邱紫箬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2

                  第三次阅读:第49—71回,重点阅读50、61、62、63、71
                  预习问题:
                  1.梁山好汉们第三次攻打祝家庄终于成功了,你觉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这场胜利对梁山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因为他们前两次失败让梁山重视情报工作。孙立、孙新等登州派系以“卧底”身份混入祝家庄,里应外合,瓦解其防御体系。另外一个原因是内部瓦解,扈家庄因扈三娘被擒而退出联盟,李家庄李应被宋江笼络中立,祝家庄陷入孤立,宋江、吴用统筹全局,林冲、花荣等猛将协同作战,不再轻敌冒进。

                  2.卢俊义是比较晚走上梁山的,你觉得他的上山有哪些原因?
                  首先是宋江和智多星吴用,他们设计去制造舆论。一个人说这个还不太能相信,但三个人说,一百个人说。官府就不得不去相信,就导致卢俊义上山,这对整个梁山提高武力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对于卢俊义来说,是很惨的。
                  3.第71回,上天降下石碣,排定了所有人的座次。你认为这个安排是巧合,还是人为的?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我认为是一个人为的,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这个石头就可以奠定了宋江和一部分人的地位。对他们完全有利,就说是上天的旨意啊什么的,毕竟以前的人是比较迷信的,你要说这不是人为的话,不得不说是真的有点扯。因为这个时代虽乱,也不至于要大动干戈,弄块石碑吧。而且它的有利方非常多。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王 离线
                    王 离线
                    王伟龙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3

                    第三次阅读:第49—71回,重点阅读50、61、62、63、71
                    预习问题:
                    1.梁山好汉们第三次攻打祝家庄终于成功了,你觉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这场胜利对梁山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内忧外患,因为受到了前两次攻击祝家庄的教训,所以孙立、孙新进入祝家庄当卧底,石秀等人在攻打前夜探知了祝家庄的地形和情报,同时李家庄因为受到宋江的冷落,从而保持中立,扈家庄也因扈三娘被擒而退出联盟,使得只有祝家庄在苦苦支撑。这场战争的胜利证明了梁山泊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同时更加巩固了宋江的地位。
                    2.卢俊义是比较晚走上梁山的,你觉得他的上山有哪些原因?
                    主要是因为卢俊义武功高强,有着“河北玉麒麟”之称,正巧当时的梁山泊急需强大的将领来提升军事力量,从而使得宋江与吴用对于拉卢俊义上山极为重视,使得有了让吴用当算命先生在卢俊义的家里提反诗,再通过卢俊义的管家李固与妻子贾氏的私情,制造了卢俊义“反”的舆论,最后卢俊义因为官府通缉,从而上了梁山。不过我认为他心里其实也有一些对梁山的认同。
                    3.第71回,上天降下石碣,排定了所有人的座次。你认为这个安排是巧合,还是人为的?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我认为这肯定是人为的,我认为作者之前也有这么安排,是因为得先给大家做一个总结,让读者了解现在的梁山泊有哪些将领,因为梁山泊中的将领实在太多了,而且石碣上将领的名次是按照能力高低去定的,就比如宋江虽然武艺不强,但因为精通人情世故,且是梁山泊的领导者,所以被排在了第一名,而且它还反映了梁山泊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层级关系,并且古代的人们普遍相信天命,所以降下石碣更能向读者证明梁山泊好汉们的忠义是正确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权威。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叶 离线
                      叶 离线
                      叶韦汝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4

                      1.梁山好汉们第三次攻打祝家庄终于成功了,你觉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这场胜利对梁山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首先是孙立骗取了信任进入祝家庄中里应外合,其次,原本祝家庄和扈家庄、李家庄成互相救护的状态,可以夹击前来攻打祝家庄的队伍,可是现在李应因为被射了一箭闭门不出,不会去进行救应,而扈家庄为了扈三娘的安全,答应了宋江不去救应祝家庄,祝家庄有人逃过去也会把那人绑到梁山泊的军寨里。意味着梁山好汉带领的人马已经初步具备了攻打的能力,从打家劫舍的强盗正式转变为一支武装力量,也有了真正和官府抗衡的资本。
                      2.卢俊义是比较晚走上梁山的,你觉得他的上山有哪些原因?
                      因为他由于吴用的计策,又加上奸夫淫妇陷害,还几次要害他的性命,而且有那首“反诗”,加上梁山泊为了救他打下大名府,在当时有能力的官员寥寥无几,昏聩贪婪的官员反而居多情况下,即使是他拒绝入伙,估计也难逃一死,就像在燕青射杀了押送卢俊义的董超薛霸之后所说:“当初都是宋公明苦了主人,今日不上梁山坡时,别无去处。”
                      3.第71回,上天降下石碣,排定了所有人的座次。你认为这个安排是巧合,还是人为的?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我认为这个安排客观来讲,非常像是人为的,如果不是人为的,为什么这个石碣会刻满类似文字的东西?又为什么在48个道人中,恰好就有人认识这种文字?甚至还搞定了非常有可能出现争议的排座次问题?实在不是用巧合就能解释的。当然,这是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讲的,介于水浒传这本书本来就带有一些有神异色彩的元素,比如九天玄女,斗法等情节,也许施耐庵就是想要展现梁山好汉们就是被天上神仙认可的正义的化身,就是天神下凡以除暴安良为己任的英雄呢。没办法,谁叫他是作者呢,作者就是用文字构建的世界的的神啊。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 登录

                      • 没有帐号? 注册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Powered by NodeBB Contributors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