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Cerulean)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我的精神家园

潘

潘家文

@潘家文
关于
帖子
3
主题
1
分享
0
群组
0
粉丝
0
关注
0

帖子

最新 最佳 有争议的

  • 2025年暑假行走作文
    潘 潘家文

    《栋梁——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观展后感

    其实展览的标题本身就很有意思。“栋梁”,何谓栋梁?栋梁是古代传统木构建筑中最中间、受力最多、最粗的那根梁。作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和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栋梁”既能代表梁林的职业,也能他们对整个中国建筑学界的意义。

    还记得展厅里的那座1:25的应县木塔模型,那座塔正是二人亲手测绘的。可以说,没有他们,世人也就无从得知这座木塔为何千年不倒,当然也无法制作这样一座模型。从互联网上了解到,从1937年起,两人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包括天津蓟县辽代建筑独乐寺观音阁、宝坻辽代建筑广济寺、河北正定辽代建筑隆兴寺、大同辽代寺庙群华严寺和善化寺、河北赵州隋朝建造的安济桥等。在抗日战争中的这些重大考察结果,让整个社会对这些重要的文物引起重视,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炮火纷飞的年代为了我国五千年文化的赓续坚持研究的信念。

    还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展品是林徽因写给女儿梁再冰的书信。我读到了“你做一个小孩,现在顶要紧的是身体要好,读书要好,别的不用管”,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的殷殷嘱托,也是最朴实无华的母爱,家母也曾经对我说过类似的话;而此时的林徽因也不仅是一位有着爱国热情、学术风骨、专业知识的建筑学家,更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以及“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仅仅三十一个字,却凝练出她对于子女和国家命运的殷切盼望。于是从这封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另一个侧面。

    走出展馆,我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在梁思成逝世五十三年、林徽因逝世七十年后,他们还活在我们的记忆里?也许这就是这次展览所要告诉我们的。他们身上的对国家、民族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切,正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学习的。

    然而他们也是有遗憾的。尽管他们极力地保护北京的古建筑、古城墙,在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中,这些珍贵的建筑大多都被拆除了。而日本的奈良古城却在他们的保护下得以保全。这是梁林夫妇和全体中国人民的遗憾!

    斯人已逝,往事可追,在文末,再一次,向伟大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致敬。

    文化行走

  • 2025年暑假读书《上海的金枝玉叶》
    潘 潘家文

    《上海的金枝玉叶》读书笔记

    我们至今能在戴西这位上世纪的人物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贵族精神」

    贯穿戴西一生,直至她于1998年去世,期间支持着她永远积极面对生活的,正是所谓的**「贵族精神」。「贵族精神」代表着独立**、宽容、优雅:即使所有人反对也要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即使一个国家、一个人背叛你、让你失去所有也要保持宽容,即使穷得每天只能吃八分钱一碗的阳春面也要保持优雅。

    她拒绝了家庭为她安排的婚姻,因为「no fun」,而是与 YH 结婚。她一直到去世,生活都是自理的,她说:「我不要我的孩子来照顾我。……我的孩子和我之间,没有一定要什么什么的。……要是他们想来照顾我,这是因为他们的爱,而不是他们的责任。我从来不要我孩子的钱。」对于自己的事,她不容其他人干涉,这就是独立。

    戴西说:「要是生活真的要给我什么,我就收下它们。」YH 在和她结婚以后几乎没有承担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她没有怨言、没有离婚。这个国家在错误政治形势下几乎剥夺了她的一切,让她这个郭家的四小姐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侮辱,她没有怨言、没有离开,甚至回到了她被批判的业余大学继续工作。这就是宽容。

    1961年,她还能忍住丧夫之痛,主持平安夜晚餐。在她被扫地出门后,她还能够用煤球炉和铝锅蒸彼得堡风味蛋糕。在她穷到只能吃八分钱一碗的阳春面时,她却说:「它曾那么香,那些绿色的小葱漂浮在清汤上,热乎乎的一大碗。我总是全都吃光了,再坐一会儿。店堂里在冬天很暖和。然后再回到我的小屋子里去。」在贫困中能够坚持仪式感,这就是优雅。

    这,就是「贵族精神」。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在少女时代在中西女塾所受到的贵族式教育与生活。她在青年时就已经有了「高雅」的爱好,于是在别人追名逐利、或为了病态变质的理想而癫狂的时候,她已不再对物质感到贪婪,于是转而追求精神的富足。

    从戴西人生曲折看社会百年沧桑

    在解放前,戴西的人生是一个「have fun」的故事。她是一个典型的淑女,有一个富足的家庭、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些自己的爱好。她当时的生活质量已经有越来越多人达到了,这是好事。

    但是解放后,底层人民刚刚获得新生,她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磨难。

    「反右」「四清」似乎是震惊世界的「十年浩劫」的序曲。

    最先感受到压力的是像 YH 这样的资本家和像戴西这样的「资本家」。此时群众的热情已经过了火,开始不论证据、没有逻辑地胡乱批判。甚至出现了 YH 没有留下档案导致无法平凡而戴西在退休的时候才被证明不是「资本家」。这就是个体在被时代和集体的潮流裹挟下的无力。

    我们总说是「对当时形势的错误判断」,但是那个时代里群众的狂热就注定了总会有这一天。

    七十年代「文革」结束了,那些被迫害的人也被悉数平反,我们的社会又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我们有了互联网,人们可以换个地方骂人了。事情又回到了相似的局面,那些自诩「正义的卫道士」的伪君子又开始不论证据、没有逻辑地胡乱批判了。那些受害者们,有因此去世的,也有罹患严重的精神疾病的;而加害者,就像那个后来移民外国还根据「文革」经历出书的红卫兵一样,什么事也没有。所以我们叫做「网暴」的东西,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新「文革」。

    我们方能知「贵族精神」的可贵。

    书讯微博
  • 登录

  • 没有帐号? 注册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Powered by NodeBB Contributors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