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观展后感
其实展览的标题本身就很有意思。“栋梁”,何谓栋梁?栋梁是古代传统木构建筑中最中间、受力最多、最粗的那根梁。作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和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栋梁”既能代表梁林的职业,也能他们对整个中国建筑学界的意义。
还记得展厅里的那座1:25的应县木塔模型,那座塔正是二人亲手测绘的。可以说,没有他们,世人也就无从得知这座木塔为何千年不倒,当然也无法制作这样一座模型。从互联网上了解到,从1937年起,两人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包括天津蓟县辽代建筑独乐寺观音阁、宝坻辽代建筑广济寺、河北正定辽代建筑隆兴寺、大同辽代寺庙群华严寺和善化寺、河北赵州隋朝建造的安济桥等。在抗日战争中的这些重大考察结果,让整个社会对这些重要的文物引起重视,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炮火纷飞的年代为了我国五千年文化的赓续坚持研究的信念。
还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展品是林徽因写给女儿梁再冰的书信。我读到了“你做一个小孩,现在顶要紧的是身体要好,读书要好,别的不用管”,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的殷殷嘱托,也是最朴实无华的母爱,家母也曾经对我说过类似的话;而此时的林徽因也不仅是一位有着爱国热情、学术风骨、专业知识的建筑学家,更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以及“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仅仅三十一个字,却凝练出她对于子女和国家命运的殷切盼望。于是从这封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另一个侧面。
走出展馆,我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在梁思成逝世五十三年、林徽因逝世七十年后,他们还活在我们的记忆里?也许这就是这次展览所要告诉我们的。他们身上的对国家、民族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切,正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学习的。
然而他们也是有遗憾的。尽管他们极力地保护北京的古建筑、古城墙,在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中,这些珍贵的建筑大多都被拆除了。而日本的奈良古城却在他们的保护下得以保全。这是梁林夫妇和全体中国人民的遗憾!
斯人已逝,往事可追,在文末,再一次,向伟大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