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Cerulean)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我的精神家园

  1. 主页
  2. 本周要点
  3. 8月30日 开学教育、行走汇报和暑假读书

8月30日 开学教育、行走汇报和暑假读书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本周要点
49 帖子 49 发布者 204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过铭辰过 离线
    过铭辰过 离线
    过铭辰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5

    开学教育反馈:
    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听开学教育了,其实每一次听都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于我而言,我其实很少接触规则这一块的内容,最骄傲的事情就是从未有过在讲坛的作业问题(这也导致了当时问3次作业问题的后果时居然没答上来)。但这次暑假其实是我距离这个“规则”最接近的时候:暑假我负责了大型行走的汇报工作,在统筹的时候发现了有同学出现了用AI的行为,于是便跟家长进行了反馈,结果却是扯出了更大的问题——家长代劳。在那一刻,突然意识到了规则存在的意义:为家长和学生的行为提供一条界限,并让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也是我们作为人必须要学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读书反馈:
    当万老师在群里发说大家可以把总统和金枝玉叶做一个对比,看看有什么共同点的时候,其实一开始并不理解这种对比的意义,后来在交流的时候万老师让我们说出对于这两本书的印象和关键词:大家对于总统说出了例如权利,制约,制衡,民主之类的词汇,对于金枝玉叶则说到了fun,尊严,独立这些。这时候万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对于总统关注的是其外部因素,对于戴西我们关注的则是内心世界,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是否忽略了那个时代对于人物的影响?

    行走汇报反馈:
    第一次作为总负责去组织这样一场汇报,进入讲坛一共听了五场行走汇报,第一次是听湘黔行,当时对大型行走并没有什么兴趣,但后来再听过壮乡行之后就对大型行走产生了兴趣,第三次燕辽行和第四次琼崖行都以一个汇报者的身份参与了行走汇报,但在这次云南行走之后我就自告奋勇的当了总负责。在当了总负责以后才知道了在台上我们所看到的几分钟,在台下的同学们和老师们为此准备了多久。一遍遍的审稿,一遍遍的修改,一张张照片的挑选,每一张PPT的放置……所谓总负责,虽然看似在这场汇报当中显得无足轻重,但自认为可以说是老师以外操心最多的了。
    一些牢骚(bushi):其实我一开始给每位同学的汇报时间是2~3分钟(因为知道一定会超时哈哈哈哈所以一开始就干脆让他们少准备一点),但最后每位同学都讲了5分钟以上,在台下除了着急剩下还有多少时间以外也在感叹行走内容的丰富:即便只是一个点,一个人,也对我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或许这也是大型行走带给我们的。

    墨雨落,清风起,不为名役,不为利迷,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施 离线
      施 离线
      施旻萱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6

      开学教育:在讨论规则方面时,大家谈到了一个很生动的故事:两个小朋友在沙滩上堆沙堡,但一个小朋友堆的被另一个小朋友推到了,导致两个小朋友都不高兴。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一件非常正常常见的事情,既然在这个公共的沙滩上玩了就要做好自己的作品会被毁坏的准备。万老师却让我们想一个可以避免这种事发生的规则。我想了好久,直到最后我才想到了可以在自己的作品外画一个圈来说明这个作品是想要保留下来的。万老师也告诉了我们最后的结果是小朋友们商量用在沙堡上插一根树枝来表示自己的作品想要被保留。我认为插一根树枝的方法其实会比画一个圈更加美观一些,确实不错。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在有了一条规则之后能让所有人满意,这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暑假行走汇报:同学首先汇报的是有关高原与通道的双重性的问题。我在同学的介绍下发现在云南洱海附近的青铜器上有许多牛和捕牛的老虎,中间又围着骑马的人,他们都在广西铜鼓上。我一开始也会觉得这几种不同的东西会在一起感觉很奇怪,又有游牧民族,又有农耕文明的。但是如果换角度思考,再想到云南的藏彝走廊,就会发现这就是民族交融的最好体现,在云南各种文化交融在一起,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青铜器即使不是有名的鼎但是却体现着云南一个很有名的特点—多民族共生。云南可以说是各种文化的聚集地。后来又同学在汇报中提到他们组采访了白族的一个老师,那位同学向我们介绍说白族的语言是口口相传的,樊老师也补充道这是十分脆弱的。所以说这也是我们要去了解云南,了解云南各民族的文化的原因之一吧。
      读书小组:在这次读书小组中,老师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你觉得这本书的名字是先有金枝玉叶还是先有上海公主?我一开始想到的是上海公主先出现,我会认为上海公主更直白一些。但是老师就引导我们去看书的第238页这里提到了乌云也镶上了金边,在我第一眼看到这句话时会觉得有些奇怪,但是这说的就是戴西,她也许是一朵乌云,在文革、四清时期做了那么多在当时人看来不好的事,丈夫还和外国人做生意,也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但她终究会被阳光照到,她的那些乐观顽强自尊的精神应该被更多人看到。所以老师说这句话说明戴西是和金枝玉叶分不开的。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王 离线
        王 离线
        王伟龙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7

        开学教育:这次的开学教育由学长为我们重申了一遍讲坛的规则,也向我们说明了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在违反规则后什么样的解决方式才是正确的,在犯错后不能推脱自己的责任,而是要态度端正,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么做才是正确的。
        行走汇报:这次的汇报总体而言能让我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我在行走时相同的感受,从对于青铜器的观察延伸到藏彝走廊以及云南各个民族之间复杂的关系,美中不足就是同学们讲的太过投入以至于时间过于紧张。
        读书讨论:这次我们讨论了《总统是靠不住的》与《上海的金枝玉叶》这两本书的关联,一开始我只看到了《上海的金枝玉叶》讲的是文革爆发后戴西如何靠自己的信念和意志活下来,而《总统是靠不住的》则讲述了美国的政治制度,但是我却没有看到他们所讲述的最本质的东西。《总统是靠不住》的讲述了人们如何依靠他们所创造的制度来追求幸福,自由,和平的生活,而《上海的金枝玉叶》则讲述了如何在制度彻底崩溃后还能追求幸福,自由,和平的生活,但在一开始我却都没有发现它们两者的关联,这或许是因为我更关注这两本书本身的特性,而没有去探究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观点。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陈秋吟陈 离线
          陈秋吟陈 离线
          陈秋吟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8

          行走汇报反馈
          在这次行走汇报当中,我不仅仅是一个听众,我还成为了一个讲者。
          从讲者的角度来说,汇报时的这版稿子是经过了脱胎换骨之后才端上来的。其中特别要感谢万总。万老师在收到我的初稿之后对如何修改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引导,这让我能够一步步地去抽丝剥茧一般的思考,再次回看杨慎这个人,去了解他的人生经历、性格和理想,只有我作为一个讲者理解了杨慎的选择之后,才有可能将他的故事讲清楚。在准备行走汇报的阶段我还学到了在分享时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如何提问?”
          也许有的问题站在讲者的角度上的确可以一步一步增进理解,一点一点深入,但是站在听者的角度上来讲,这些问题却是无意义的。例如,我只有五分钟的时间可以去讲杨慎这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不能够完完全全的去了解杨慎在“大礼仪”当中的所作所为(因此这一点我概括掉了并没有去讲),以及他这样选择背后的深层原因,五分钟,对于走进一个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提问就应该站在听者的角度,我从万老师给我的建议中学习到的一个点是,问题可以将我们要讲的东西和大家的实际生活、真实选择联系起来(例如给樊老师的唱歌片段和询问大家如果是这样一个官员会如何选择)。通过不同的选择,引导大家去思考,“杨慎为什么要这样做?”
          从听者的角度而言,讲第一个主题:高原与通道的双重性时让我觉得很惊奇。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可以从青铜器这个小小的点上看见云南地理位置的独特因素。从青铜器上很特殊而罕见的形象和表现方式,讲到了藏夷走廊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令我想起行走时樊老师讲到横断山脉的时候,因为它是南北走向,所以中国北部的人可以顺着山谷抵达南部,这也是忽必烈夺取大理的策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思考方式,在未来的行走中我会尝试以这样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在知识储备够的情况下)。

          读书反馈
          这次一级会员将《上海的金枝玉叶》和《总统是靠不住的》两本书结合在了一起来看。
          万老师提出了两本书能够关联的主题,分别是:当制度失效时,一个人如何依靠自己的精神体系来抵御制度的缺位?和,如何应用外在的制度体系来防止个人的人性弱点?
          人和制度,制度靠不住就要靠人,人靠不住就要靠制度。这不禁又让我产生了一个问题:美国的建国者为什么能发现人是靠不住的这一点呢?为什么我们(中国千年以来)就没有发现呢?当然,两种制度各有各的好处,只是,若要求一个“长治久安”、平平稳稳,前者显然能提供更切实的保障,假如我们发现了这一点,为什么不同样建立这套制度呢?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周 离线
            周 离线
            周子淇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9

            很遗憾这次由于家庭原因没有参加本次讲坛,阅读了同学们的反馈。
            关于讲坛规则,我从最初的懵懂到如今的了解、遵守,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越来越理解规则制定的意义与初心。很遗憾没有参与到这次行走中去,仅是阅读同学们的反馈也顿觉受益匪浅,希望下一次能有机会参加,亲身经历和讲述一次行走的过程与收获。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竺熠珲竺 离线
              竺熠珲竺 离线
              竺熠珲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0

              因为身体原因我缺席了本次讲坛活动。通过同学们的反馈,我了解了到了讲坛的规则的重要性,即使我在讲坛学习中犯下错误,也应该勇于承担责任,接受惩罚。通过同学们的行走汇报,我感受到了大家对于讲坛学习的乐趣。希望下一年暑假,我也可以参加大型行走,与老师同学们共同学习,感受人文风情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刘抒逸_刘 离线
                刘抒逸_刘 离线
                刘抒逸_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1

                讲座的开学教育,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规则是让所有人开心的一个东西” 通过猫猫果儿老师所提出的沙滩城堡事件的一个小小事例,老师引出了讲坛规则存在的意义。我想,老师所提出规则时为了培养每一个同学的“责任感”,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很好地帮助我们在如今 只需要考虑成绩着一个目标的“学生时期”和跨入社会后的时期极度割裂的时代里,提前培养出我们自主独立的一面,这种独立和责任感,是十分可贵的,让我们知道在今后的社会里,我们需要以怎样一个品德、行为去对待身边发生的事。就像本次读书小组中,老师带领我们讨论了书中主人公戴西坚毅独立的一面是如何形成的 ——— 这与她少年时期上的“中西女塾”教习的内容有关,中西女塾的育人标准是教会学生们学会爱人、学会生活,这与我们现在的教学标准是完全不同的。也许,正是中西女塾中这些前卫的思想和实用的培养,和她们家庭悉心的呵护,塑造了一个善良而坚韧的戴西,一个在资本家都为了生存互相污蔑时从未有害人之心的戴西,一个每天干着最脏最臭的的活却没有抱怨一句的戴西,一个为了“fun”主动去听别人给她捏造的罪事的戴西,一个在时代的巨潮中虽然顺从,却从没有因为此而失去自我的戴西。
                同学们的暑假实践汇报让我收获颇丰。听着前几组学长学姐上台讲解PPT时,我由衷感受到他们准备得极为充分——近乎脱稿却依旧流畅的表达、自然连贯的串词,与我们汇报时的状态截然不同,他们就像经验丰富的年轻老师,绘声绘色地分享着实践中的所学所悟。这让我突然明白,当站在讲台上时,其实完全不必紧张,只要准备充分、从容展示,就能呈现出理想的效果。虽然对我来说这仍是不小的挑战,但看到同学们的榜样,我也会更加努力地向他们看齐。 关于如何观赏青铜器,是我最为感兴趣的一个部分。从观察青铜器上的元素,推测其对应的地区和文化,到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再顺水推舟还原出一段历史,不仅为整个行程增添了趣味,也考验了我们快速联想的能力和知识的储备。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夏 离线
                  夏 离线
                  夏婧瑶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2

                  很遗憾没能参加昨天的讲座。
                  看了同学们的反馈,感觉昨天的开学教育很重视“遵守规则”这个词语。昨天没能来参加讲座是因为去东方绿舟进行了国防教育,教育期间也有很多同学违反规则,比如熄灯之后不上床、乱丢饮料瓶等。似乎违反“规则”对我们来说没有那么严重。但其实我认为法律也属于规则,为何违反法律就会如此胆战心惊,而违反规则却如此心安理得?捍卫法律,我们更应该成为所有类型规则的坚定捍卫者,不能因为惩罚的轻重或者后果带来的影响而选择是否遵守规则。
                  在同学们的反馈中我大概了解到云南那边的青铜器体积很小,是和民族迁徙有关,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青铜器这种器件也能作为民族交融的契机。所以,汉族的影子可能体现在少数民族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但是同学们似乎都没有写的很详细,待之后我会继续深入了解。
                  读书小组将《总统是靠不住的》与《上海的金枝玉叶》进行比较,一本是写实类信件,一类是根据真人真事撰写的小说,虽文体大相径庭,但我认为两者也是中西方制度的比较,在不同的制度下,同一类人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命运。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施心然施 离线
                    施心然施 离线
                    施心然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3

                    本次讲座我们主要讨论了《上海的金枝玉叶》与《总统是靠不住的》的共同点。在讨论时,万老师引导大家着重关注“人民为什么会那么不信任自己选出来的总统?”这个问题,一开始,顺着这个思路,大家提出了很多假设:涉及利益的大小不同、影响程度不同……我甚至还把问题扯到历史原因:美国一开始就是一个各州自治的国家,大家独来独往惯了云云。
                    后来,张文景提出的了一个原因,是“大家选举时根本相信的就是党派提出的制度与政治理念,而非总统本人”,我才发现自己被一开始的问题带跑偏了。
                    回想起一些辩论活动,这样的情况好像时常出现,我们会忘记“原本要干什么”,而陷于与主题无关的思考颇深……?

                    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高 离线
                      高 离线
                      高心滢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4

                      在本次活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暑假读书的一级会员讨论。万老师从一个我完全没有想到的角度给出了两本书的共同之处,即个体处于不可靠的大环境下,面对权力和制度,应该靠什么立足?在《上海的金枝玉叶》中,戴西因为早期受到的教育,对自身的价值拥有极致的坚守和信任,她总是能骄傲地相信自己,这本书讨论的是当制度缺位或失效的时候,个人该如何依靠自己的精神体系抵制所谓“恶”。而《总统是靠不住的》这本书中,美国从上到下其实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人之所以为人,本身就拥有人性中的缺点,人是会不可避免地犯错的,所以他们只信任制度。它讨论的是如何用外在的制度体系防范人性中的“恶”。两本书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回答了问题,是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深思的一个点。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吴 离线
                        吴 离线
                        吴泓岑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5

                        开学教育:
                        欢迎新同学到来,重申了讲坛的规则和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规则,猫猫岛(是这个名字吗我就说)这个故事挺有趣的,我当时听了这个故事后第一反应是觉得两边都没问题,如果管理这片沙滩的人是我的话我可能根本不会在意这两个小孩,也根本没有想过要制定什么规则,制度,之类的。我对于讲坛制定的规则,我现在对这些规则已经无感了,而我第一次被这些规则“惩罚”时,我,也没有什么很大的情绪波动。我认为有一点挺有趣的,当老师问我们到底想不想要,去附和一个规则的时候,我们心里肯定都是不愿意,至少我是这样。而当真的发生了某些令双方都不愉悦的事时,老师真的来问我们,该制定什么规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们这群人的逻辑,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类似事情以后再次发生的能力,其实还是挺薄弱的。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缺乏一种质疑的能力,或者在面对规则的惩罚时可能不知所措。说道面对规则的惩罚,我认为有一点挺需要去重视的,那就是先认错,表达自己诚恳的态度。说道认错,我想起来一句话,很多人说人生没有捷径,要努力,要吃苦,而在《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中,作者金惟纯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生是有一个捷径的,这个捷径就是认错。我认为现代青年确实有一种普遍的心理问题,那就是不愿意认错,不愿意承认有些问题的缘故就是自己错了,耿直的,没有任何理由的,自己本身的缘故。说白了就是“死要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也有犯错的时候,自己并不是万能的,承认自己有时候就是“无能”。然而生而为人,犯错是非常正常的,且有效的能帮助自己迅速成长的一个“契机”,然而认错更是培养一种反省自己的能力,培养一种面对错误诚恳道歉的态度,更锻炼了自己的心理素质。所以我认为讲坛给我们做这方面的教育是非常好的,做错事先认错,再想办法解决。说道想办法解决,我又想到班主任,我们的语文老师,跟我们说过的话。我作为一个初中生,我们初中整体在锻炼一种什么能力——认识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大家无论任何年龄段都应该具备这种能力。

                        行走汇报:
                        云南行走,我没去啊。那行走只有一级会员能去,我在此之前还没有成为一级会员呢。听了这次汇报后突然觉得自己现在成为一级会员也是一件幸运的事,以后可以参加这种大型行走了。小组汇报,我觉得我首先要对上去汇报的那几位同学表达我诚恳的崇拜之情,能上去说这么多还能和我们互动,一定对这些内容发自内心的喜爱和理解。关于藏彝走廊是如何被推断出来那个思路我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去深究啊。华组分享了“老虎捕牛”形的青铜器,我们首先根据内容“老虎捕牛”推测此青铜器出土的地方应该在大面积草原面上。然而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老虎捕牛”这一情形会发生在一个不是以草原为主的,可能是高原,山地丘陵这样的地形上,于是推断出,民族迁徙,并且确定了藏彝走廊,我国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开始了传递。我非常认可且佩服民族迁徙这一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让我国不同民族的文化开始了相互传递相互尊重欣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这一民族的人民克服困难坚持走完这条民族迁徙的走廊,并且保持该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将他们带到另一地方的这一坚韧,乐观,不忘传统文化,保持传统习俗的精神。另外我觉得少数民族的人民真的好有集体化个性,大型聚会载歌载舞,求神拜佛也载歌载舞,庆祝节日也载歌载舞,相比之下我们汉族人可太板正了哈哈哈。看视频的时候觉得他们又唱又跳好灵活好热闹哦。

                        读书反馈:
                        加入一级会员后,我们每次讨论两本书,这次是《上海的金枝玉叶》和《总统是靠不住的》。其实我在读之前也没有想过为什么老师要让我们读这两本看上去毫不搭嘎的书,一本是有点文学性的,文学感染力强,另一本有点政治性,语言比较直白。直到老师问我们这个问题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我觉得这个主题有点深奥了,对我来说。就是,当外部世界完全崩塌后,人到底凭借什么活下去——两本书给了两个不同的答案。先说好说一点的《金枝玉叶》,以戴西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很明显,外部世界的崩塌就是指文化大革命,权利失效或不可控,而戴西凭借什么活下去,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的能力,坚强,韧性,毅力,独立······还有一个特别关键的词——尊严。整本书最精华的部分就是,讲好了戴西在这种环境下是如何维持自己作为人的尊严的。而另一本书《总统是靠不住的》,我浏览了过去我们做这本书的读书反馈时,大家几乎都提到了一章,收银机。美国人有一种思想,就是面对一个问题时,他们第一反应不是去期待一个“明君”来带领他们,而是花90%的时间去制造一个“机器”,一套“机制”。因为他们知道一件很重要的事——人,是靠不住的。人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他做什么决定取决于他的性格,而他的性格不是社会塑造的而是他的成长环境塑造的。题外话,我在另一本书里听过关于人为什么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为什么每个人的逻辑会不一样。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爱。我知道这很离谱,事实是,在众多动物中,只有“人”这种动物拥有所谓的“童年”,拥有足够的时间去让一个人自由的成长。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爱,爱让父母愿意留出时间在家里陪孩子,守护着孩子,不让他们接触这残忍的社会。所以有人能成为“明君”,而有人会成为非法分子。这种“觉醒”让这个由人组成的社会变得非常有乐趣,因为森林里生存法则只有一条,弱肉强食,而在社会上,人还有七情六欲。那以美国人的思路,我们就要避免让“人”成为事情的主导,用什么东西取代呢,用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制”去对抗一个由“人性”组成的社会。这样即使这个外部世界再怎么崩塌也不会影响到一个理解不了这个满是由人的情感和思想组成的社会的一个机器。这就是美国内部“乱成一锅粥”而美国政治屹立不倒的原因。我认为这一方法要是实战能打出来那真是太好了,同时我也想感慨,我们中国能出那么多“明君”救世,也是个奇迹。所以,当外部世界完全崩塌的时候,人凭借什么活下去。我认为吧,有条件依靠一种“恒古不变”的机智那就依靠,没有这套机智那就凭自己的毅力活下去。自己像成为什么样的人,全凭自己一念之间。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李 离线
                          李 离线
                          李心皓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6

                          很遗憾没有参加这次讲座,根据其他反馈得出:
                          开学教育和之前一样,依旧是讲了讲坛的规矩,就像作业达到三次就要开出讲坛,和两次作业问题要提醒这些规则,他让经过了一个暑假没有去讲坛的我重新回忆起了讲坛的规则。实际上我一开始并不想上讲坛,因为我认为讲坛每周布置的作业量都十分的大,可是真的当我来到了讲坛,我渐渐的融入了进去,发现其实反馈是在帮助我们思考,而并不是枯燥乏味的作业。
                          这次的行走汇报是一级会员们去云南的汇报,主要是用阶段是的讲解,这种讲解的方式更容易让我们吸收,而完整的讲解则会让我们无法理解。根据其他同学的反馈,
                          我感觉一件虎捕食牛的青铜器最让我感兴趣,我认为,在云南可以看到这种青铜器更加地反映出了当地的名族交融的活跃,也同样反映了当时的南北交通的发达。
                          其次就是名著阅读,这次讲的是上海的金枝玉叶的主人公黛西,虽然她出生在一个有钱的家庭里,但是她还是主动的去挖河,这一点十分的让人感到敬佩,而且在其它人都想自杀的时候,他顽强地活了下来。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何 离线
                            何 离线
                            何雅馨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7

                            首先是每学期开始常规的规则讲座,非常老生常谈的话题。态度永远排在第一位。
                            大型行走汇报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云南驿机场推碾子的那些人,我之前从来不知道这段历史,他们被掩盖住,但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又是如此的壮烈与悲惨。
                            万老师提出《上海的金枝玉叶》和《总统是靠不住的》这两本书的关系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很懵的。我能想到的只是黛西在中西女塾培养了公正的眼光,她可能在那里了解了美国政治相关的内容。万老师说的很有道理,两本书讨论的都是当外部世界不可靠的时候,人怎么立足。黛西依靠的是内心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信念去抵抗压迫,而美国人民是把制度化为武器去反抗。我一直在思考黛西为什么有这样的力量。可能是她知道对错,她有公正的眼光,她知道自己没有错、自己的价值不能被这场运动泯灭,这是一种韧性,是一种对自己价值的把控和自信。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王 离线
                              王 离线
                              王乾宇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8

                              开学教育:
                              每学期的讲坛都会从开学教育开始。在今年的入学教育中,我意识到了自己对于讲坛的作业制度不太熟悉,我以后要认真研读讲坛规则,将它记在心中,并努力不要触犯规则,即使触犯也要承认错误。
                              行走汇报:
                              在行走汇报中,我了解到了云南虽然平时我在生活中很少听到,但他在中国的历史上保留了多个民族的文化,十分重要。同时,我也从同学们观看博物馆展品的方法中学到在去博物馆前要先调查好资料,了解背景知识,在观看途中遇到奇特的点要善于思考和猜测,接近正确答案并从中学习。
                              读书小组:
                              在这次的读书小组中,我们先着重讨论了戴西人生中的转折点,其中提到了一些我没有想到的点,如戴西在面对丈夫出轨时不吵闹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时她同年和姨太太的对话给了她对出轨接受的余地,我认为这可能也是因为她受到的教育让她冷静下来,保持风度。同时,老师们也提到了书的名字《上海的金枝玉叶》和《shanghai princess》。同学们提到其这样的名字是因为她旺盛的生命力。我赞同他。书中也写道“要是生活真的要给我什么,我就收下他们。”我觉得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希望我能从中获取精神力量。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张 离线
                                张 离线
                                张雨芎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9

                                这次首先是开学教育。开学教育中,老师重点提到的就是和老师的交流以及态度。要有好的态度,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努力改正。下面是行走汇报。行走汇报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同学们讲到了云南的铜器。从铜器中能看到带着这些铜器的游牧名族是从别的地方迁移到云南。最后是读书小组老师讲到了两本书中间的联系,就是当外部世界不可靠是个体是怎么活下来的。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史艺菲史 离线
                                  史艺菲史 离线
                                  史艺菲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0

                                  这次开学教育重申了讲坛的规则。感觉每学期讲坛都会对规则进行强调,但是这次规则教育使我开始反思自己在面对问题时,是否真正做到了真诚沟通、主动承认错误,而不只是寻找借口,或是从客体化的视角将自己给他人带来的麻烦合理化。大型行走汇报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牛形青铜器的探究过程。按照常识,牛主要出现在草原,而同学展示的几件文物都出土于滇池边,而滇池地处高原,附近并没有草原。通过推测,我们自然而然地得出了民族迁徙的答案,可见云南高原与通道的双重性。最后是读书小组。惭愧的是这次暑期由于个人原因申请了不做读书作业,因此只是在听同学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略微了解了两本书的主要内容。两本书的关键问题都在于“当外部世界不可靠时,我们靠什么立足?”,不同在于《上海的金枝玉叶》侧重于“制度作恶时,人怎么办”,而《总统是靠不住的》侧重于“为了避免制度作恶,人怎么办”。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姜 离线
                                    姜 离线
                                    姜子麒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1

                                    0830 讲座反馈
                                    1、开学教育
                                    本次讲座事情纷杂,从开学教育讲起,主要聚焦于规则的问题,什么是规则,为什么要设立规则。
                                    规则是可以传递价值的,它所锚定的边界本质上来说就是这个机构的价值偏好,比如讲坛传递给我们的就是我们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2、读书
                                    谈及责任,在教育中责任很大程度上是尊严的源泉,知道自己要付什么责任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先决条件。
                                    自然,对于戴西来说,女塾教会了她这些,也包括从各种事物和方面中思考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完全属于自己,彻底独立出来。
                                    像万总说的那样,制度的缺位是有巨大影响的,不仅仅是戴西,在当代中国的我们,尽管没有经历如此恐怖的制度缺位,但是客观来说我们的制度仍然是不足的,这里我们面对的并非是林达书里的问题,而是很现实的制度缺失问题,我们面对的是戴西的处境,而在讲坛的教育之下,我们需要的是作为人的尊严
                                    3、排练
                                    本次排练出现了许多问题,我们的剧本缺失矛盾,所以我下次该再确定一下诸如剧本的舞台效果等非文字因素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方 离线
                                      方 离线
                                      方萱沂1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2

                                      这次开学教育由万老师和陈煜生动的合作讲解了规则的意义,这是为了保障公共的权益,从而使每个个体得到真正的自由。
                                      在行走汇报中,同学们并非直接输出自己得到的结论,而是通过展示相关文物,引导大家自己思考。看到很多非常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感觉回到了刚加入讲坛的时候。
                                      在读书小组中,万总突然问《上海的金枝玉叶》与《总统是靠不住的》有什么共同点,我顿时一愣。然后我想了想,一定要说的话,戴西是在美式的教会学校长大的,而《总统是靠不住的》也是以美国背景为基础的,因此都带有美国文化的基础色彩。虽然和万总的答案相去甚远,但也是一种抛砖引玉吧()万总总结说,这两本书都是关于“面对权力”,《上海的金枝玉叶》是讲,当制度失效,面对权力的倾轧,个体要怎样面对,而《总统是靠不住的》则是讲如何制定制度,限制权力作恶。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胡 离线
                                        胡 离线
                                        胡恺妍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3

                                        今天是暑假结束后第一次讲座,见到了好久不见的大家。听到了云南行走同学们的汇报发言,感觉这种一步步探索的思考方式,带着质疑寻求答案的方法很值得学习。在云南出土的青铜器,我们循着它们的外形,用途,和中原地区出土青铜器的区别等等逐渐推测出它处于边地,经历了民族迁徙与冲突后才会有如此不同。从一个小物件追溯一个地区的历史发展,还是很有意思。

                                        我们讨论了《上海的金枝玉叶》《总统是靠不住的》两本书,也是通过纸质资料了解到了媒体不会宣发的一些内容。最大的主题就是人性与制度的相互制衡,如何在制度缺失的时候保持自己的尊严?如何用合理的制度约束人性的弱点?我似乎理解了书本标题“靠不住的”是什么意思,在我看来美国的政治就好像陀螺,并没有固定的方向,而是各个人民、党派在争取自身权力的同时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总统便是悬在上方使这个陀螺平衡而不停转的力量。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侯 离线
                                          侯 离线
                                          侯清晏
                                          编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4

                                          开学教育:
                                          讲坛的规则我觉得我必然是铭记在心了。毕竟我也体验过了。这次听同学和老师用不同的角度解读了为什么犯错最多三次。对于规则的理解更深一层。
                                          行走汇报:
                                          这次行走汇报同学们细致的按照时间段划分为我们介绍了云南。其中有一个青铜器让我印象深刻。是一只老虎在捕猎一只牛。在汇报同学分享过当地的状况后我最开始觉得不太可能。后面听到同学的思路才相通。
                                          读书小组:
                                          这次读书小组让我印象深刻在于每个人不同的理解就比如在书的标题金枝玉叶上我们组就有三种观点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 登录

                                          • 没有帐号? 注册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Powered by NodeBB Contributors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