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讨论反馈:
这次听证会,作为“监察部门”的一部分参与,说着冠冕堂皇的话,不断踢皮球的时候,其实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或许正是如此我才要这样选择。做准备的时候,我跟过铭辰都不得不用ai、百度进行解决方案、法律条文的搜索,但我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问过ai好多次不同的问题时,它给我的答案,却往往有很大的同质性。抛开ai本身问题不谈,这可能反映出对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存在“无计可施”的局面?好像只能装监控、严查、调整品质、处罚、撤职查办,然后换上下一个“绿捷”……?
一级会员先前预演里,向监管部门的提问比实际的多很多,正式的那一场反而矛头都对准了绿捷公司本身和校方,导致我和过铭辰主动站起来继续撇清责任……可能,一般的民众面对看似伟岸的“监察”二字,也深知无力,所以会转而向够的到的地方攻击?
因此,先被祛魅,再变得真正有效起来,哪怕只是再负责一点,这才是监察部门应该做的……
讲座反馈:
本次讲座,我们依然立足于元朝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其中一切行为,一切风云。——不,不能说是审视了,我几乎震撼到参与其中了。
先前看过很多战争题材的电影,我在那里观望,用理中客的身份点评,叹息,落泪,好像真的很伤心。但设想,假如你是元朝的最高统治者,坐在沙盘前或者长桌后,被杀者躲在炮火之下,沦为笔墨数字,沦为一道剪头。那敌我死了多少士兵呢?那元军屠了多少座城呢?
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其实你也没有把他们当成人。
战争把人异化成非人,无论是高层眼中的人,还是高层本身,他们为某个攻陷下的城池弹冠相庆,甚至听到战壕中破碎的哭泣和愤怒,看到血流成河、惊世骇俗的尸山也未曾停止。
或许正是这样的情况下,在面临仕途的阻截,面临道心的破碎,面临国土的侵占,面临生死的考验,这一切之后,那残存的,一亿人口的百分之九中的极少一部分,参与了元曲和杂剧的创作,他们无奈的悲歌,他们逃避,他们或许也醉生梦死,他们让诗词歌赋从士大夫的大雅之堂走到歌台舞榭,再走到勾栏瓦舍。
但无论如何我始终认为即使去掉杂剧,唐诗宋词元曲也永远能得以并称,因为那是一个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时代里,一群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文人最后的精神家园,最后的文脉的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