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我的精神家园

王

王乾宇

@王乾宇
关于
帖子
49
主题
0
分享
0
群组
0
粉丝
0
关注
0

帖子

最新 最佳 有争议的

  • 6月28日 云南行走行前讲座
    王 王乾宇

    经过这次讲座,我对云南的历史发展和地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云南的地形对多民族共生形式的影响感到很惊讶。同时我觉得他的这种独特的地形也是它能在抗战时期被选为大后方的原因之一。这种地形相对四周处于较高的位置,而且山脉较多,较难完全攻占,同时气候条件也没有那么恶劣,所以他在抗战时被选为大后方。这让我意识到了一个地区的政治作用和地理特征是紧密联系的。

    本周要点

  • 6月28日 云南行走行前讲座预习
    王 王乾宇

    预习问题1:
    你对于云南的印象和了解有哪些?至少写出5条你所知道的“云南”(任何方面都可以)。
    1、 位于热带,有热带雨林
    2、 在丽江有丽江古城
    3、 在云南存在古滇国,但好像史料记载很少
    4、 位于云贵高原,有雪山
    5、 处于三江交汇处
    预习问题2:
    阅读下面提供的行走主题和分主题的题解,结合视频《什么是云南》(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C4y197eA/?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9289de041ecf46234922d0db094e603a),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3个有价值的问题。
    1、 为什么汉朝对云南彩云之南的描述是想象性的?
    2、 在云南的边疆治理制度、措施和影响和新疆的有什么不同?
    3、 云南民族的多样性是否对云南的政治和经济作用产生影响?
    预习问题三

    1. 古滇国
      • 朝代/时期:战国至西汉(约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
      • 人物:滇王(如“滇王之印”金印持有者,归附汉朝时受封)
    2. 庄蹻入滇
      • 朝代/时期:战国末期(约公元前276年左右)
      • 人物:庄蹻(楚国将领,后自立为滇王)
    3. 五尺道
      • 朝代/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
      • 人物:秦始皇、李冰(主持修筑)
    4. 设立云南县
      • 朝代/时期:西汉(公元前109年)
      • 人物:汉武帝(刘彻)、滇王尝羌(归附汉朝)
    5. 七擒孟获
      • 朝代/时期:三国蜀汉(225年,诸葛亮南征)
      • 人物:诸葛亮、孟获(南中豪酋)
    6. 南诏国与天宝战争
      • 朝代/时期:唐朝(南诏国738—902年;天宝战争751—754年)
      • 人物:皮逻阁(南诏开国君主)、阁罗凤(与唐交战)、杨国忠(唐宰相,决策失误)
    7. 大理国
      • 朝代/时期:宋代(937—1253年)
      • 人物:段思平(开国君主)、段正淳、段正严(段和誉,金庸小说原型)
    8. 革囊渡江与设立云南省
      • 朝代/时期:元朝(1253年灭大理,1276年设云南行省)
      • 人物:忽必烈、兀良合台(蒙古将领)、赛典赤·赡思丁(首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
    9. 明远征云南
      • 朝代/时期:明朝(1381—1382年)
      • 人物:朱元璋、傅友德、蓝玉、沐英(留镇云南,沐氏家族世守)
    10. 南明最后皇帝被害
      • 朝代/时期:清初(1662年)
      • 人物: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吴三桂
    11. 中法战争与滇越铁路
      • 朝代/时期:晚清(中法战争1883—1885年;滇越铁路1903—1910年建成)
      • 人物:刘永福(黑旗军)、唐炯(云南官员)、法国殖民者
    12. 护国战争
      • 朝代/时期:民国(1915—1916年)
      • 人物:蔡锷、唐继尧、李烈钧(云南首义反袁世凯)
    13. 西南联大
      • 朝代/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6年)
      • 人物:梅贻琦(校长)、闻一多、冯友兰、华罗庚等学者
    14. 中缅边界协议
      • 时期: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著名人物:
      o 周恩来(中国国务院总理,主持谈判并签署协议)
      o 吴努(缅甸总理,代表缅方签署协议)
      o 奈温(缅甸将军,参与边界问题谈判)
      背景:1960年10月1日,中缅两国签订《中缅边界条约》,正式划定两国边界,这是新中国与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具有重要的外交意义。
    15.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战争)
      • 时期: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著名人物:
      o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决策发起反击战)
      o 许世友(东线总指挥,负责云南方向作战)
      o 杨得志(西线总指挥,负责广西方向作战)
      o 黎笋(越南领导人,越共总书记)
      背景:由于越南在中越边境不断挑衅并入侵中国领土,中国于1979年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文山、红河等地)是重要战场之一。战争持续约一个月,中国在达到战略目标后撤军。
    文化行走

  • 3月行走作文和项目提交
    王 王乾宇

    去年暑假,我们全家来到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来缅怀毛主席,感受伟人成长的气息。
    毛主席故居位于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当地人一般称“韶山冲”(据当地人介绍,“冲”为韶山方言,意思是平的地带)。正中堂屋门口一块庄重朴实黑底金字匾额:“毛泽东同志故居”,这是邓小平同志题写。房屋整体呈“凹”字形的土木结构,坐北朝南,东边的瓦房是毛主席家。主席家门前是一大片种满荷花的池塘,年少的主席正是在这里学会的游泳,这和他后来畅游长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进门就是会客之地堂屋,墙上挂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主席首次回到韶山与乡亲们的合影。1927年主席离乡,乡亲们依依不舍送别,主席说“革命一天不成,我就一天不会回来。”当再次回到阔别了32年的家乡,主席写下《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表达了他对亲人、故人、青年时期的怀念。
    接下来是主席父母的卧室,房间里摆设朴素,显示了主席家艰苦勤奋的优良品德,这些对主席一生影响都非常大。再接下来是毛主席年少时的卧室,主席一件睡衣穿了20年,打了73个补丁,主席曾说:“我节约一件衣服,前线的战士就可以多一发子弹”,这和慈溪太后挪用军饷造颐和园对比,怎能让人不敬佩呢?故居里还有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毛泽覃的卧室,毛主席家满门忠烈,包括两个弟弟,还有妻子杨开慧等6位至亲为国捐躯,这些都展现了毛主席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离主席故居不远处就是“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这里还原了毛主席在红军长征、延安窑洞、开国大典等历史性经典场景,同时还展示了北京转交来的毛主席的日常生活用品。
    在“毛泽东广场”,我看到来这里祭奠和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有满头银发的耄耋老人,有成熟稳重的中年夫妇,还有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我看到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中学生,上前攀谈起来:“同学你好,你从哪里来?”他答道:“我从广东来,我这次来湖南旅游专程来这里参观主席故居的。”“那你对这里各个景点的印象如何?”“我觉得整体设计得蛮好:故居形象展示了主席年少时的日常,通过这里可以了解对主席年少成长起到启蒙影响的家庭氛围及生活环境。主席纪念馆则从逻辑梳理角度把主席家族、主席成长及主席后来参加及领导革命进行了详细描述。主席广场则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缅怀主席的地方。三个地方相辅相成。”“那给你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什么?”我问道。同学答道:“噢对了,我还喜欢‘毛家饭店’的‘毛氏红烧肉’,据说这是主席最喜欢的一道菜;同时通过这道菜,我对主席的敬佩之情更加一层,你想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最奢侈的菜就是这今天看起来平常的红烧肉,可见他是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给了为人民谋福利上了。”
    听到这里,我有一股无法言说的感动的力量充斥在胸腔,我不禁和那位同学一起看向了广场上的毛主席塑像,透过斜射的阳光,仿佛看到主席的对我们的殷殷期望,我们也不禁暗自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文化行走

  • 3月30日绍兴与陆游行走 预习
    王 王乾宇

    预习问题:
    所有同学都需要完成预习问题,同样在周六16:30之前,在“文化行走”版面完成。
    1、阅读府山相关诗词,对于越王勾践,不同时代的诗人对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回答。
    2、再次阅读沈园相关诗句,你想象中,沈园应该如何把陆游的爱情悲剧展现出来?你会选用哪些诗句,营造怎样的景观?

    1、1)唐代文人对勾践,一方面赞赏灭吴后的辉煌,也隐含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2) 宋代文人,一方面肯定勾践卧薪尝胆,构建霸业:“决策平吴霸业成,青山长占大夫名.”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另一方面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感概:夫差赐死“子胥忠义无生死,怒气随潮到越城。”勾践功成后杀害种山“最无情,岸上闲花,腥染春愁。”
    3) 现代柯灵《飞翼搂记》对勾践卧薪尝胆,重铸霸业十分肯定:“勾践劳身苦行,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达复国兴邦、报仇雪耻的宏愿。”

    2、按照陆游年龄增长把相关诗句串联在一起,让参观者按时间推进感受陆游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唐琬这段感情的感受和变化。——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人世愁多无著处,故应分与蕊宫仙。——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文化行走

  • 《上海的红颜遗事》2025年春季读书小组第一轮(文史书院)
    王 王乾宇

    在这次读书小组中,我们对整本书的阅读进行了总结,我觉得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的生活,这让我对上世纪50-70年代上海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上海作为一个非常时尚或者开放的城市,既包含了一些生活高雅的人,也有底层劳动人民,我觉得他们之间的生活差异和矛盾在那段时间里得到了集中体现,比如书中的姚姚

    书讯微博

  • 3月22日 南宋理学讲座 & 读书小组
    王 王乾宇

    在讲座中,老师对南宋理学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在课上,老师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陆九渊那一派的理学最终没有被官方采用。我认为这是因为朱熹那一派的重视知识和修养的理学中已经包含了陆九渊那一派的观点,并且强调道德对人的作用不利于大规模的传播和统治者,所以强调道德那一派的观点没有被广泛采用

    本周要点

  • 《上海的红颜遗事》2025年春季读书小组第一轮(文史书院)
    王 王乾宇

    预习问题:
    1、姚姚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哪些困难和压力?请至少罗列两条,并标出书中对应的页码(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p165,你现在就是现行反革命了
    p169,周围人就都不会理你了,那些话真的很难听
    p158,他失去了父母,没有家,失去了情人,没有毕业也没有工作
    2、在姚姚的“分配”事件中,姚姚遇到了什么问题?有没有任何你不理解的地方?
    她因为之前做的偷渡和未婚先孕的行为,导致他的风评很差,分配的人没有人愿意把它分到好地方,也没有好地方要她。我不理解她为什么一次次的拒绝学校给他的看起来还可以的工作,因为她当时没有别的办法找到工作
    3、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记录姚姚的故事?我们又为什么要读姚姚的故事。请至少各给出一条理由(可以是书中提到的,也可以是你自己的理解,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我觉得作者是为了记录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而很多名人的往事都被人们熟知,所以作者写那些相对不被人熟知的故事。我觉得我们要读这本书的原因是我们要了解较为真实的历史,对历史有自己的思考

    书讯微博

  • 3月15日 绍兴和陆游行前讲座 & 时文讨论
    王 王乾宇

    时文反馈:
    在这次的时文讨论中,简要介绍了AI背后的工作原理:依靠大量文本的投喂,让AI对不同词语出现的概率进行统计,最终输出语段。我觉得这种方式只能实现看上去的智能,比如能回答人们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对人类的行为作出反应等等。但是这相较于我理解的智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自己的思想,会理解人类产生情感背后的原因......我觉得相差有点远,我觉得这其中的差距可能不是技术上的差距,而可能是对于人类情感背后成因的不理解

    本周要点

  • 3月15日 绍兴和陆游行前讲座 & 时文讨论
    王 王乾宇

    在这次讲座中,我对于浙江和绍兴北部的地理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了解到那里潮湿的地质特征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产和发展的。讲座的后半段也频繁的提到了一个我我曾经没有听说过的一个名词“越人精神”,在课上看了这么多越人的事迹后,我认为所谓的越人精神就是团结一心,坚定的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不达目的不放弃的这种品质,我觉得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本周要点

  • 3月15日 绍兴与陆游行前讲座预习
    王 王乾宇

    预习问题:
    1、读陆游晚年所写的沈园系列诗,你从诗中读出,他对于年轻时候,和唐琬的感情,有怎样的追忆?
    我觉得从诗中他对于唐琬的感情是很怀念和遗憾,也是十分印象深刻的的,因为他多次在诗中哀伤,梦断等词语,
    2、阅读陆游所写的山阴相关诗歌,陆游笔下的山阴的自然山水和文化景观是怎样的?结合他的人生经历,绍兴山水和文化对他而言,有怎样的影响?
    我觉得陆游笔下山阴的自然山水诗秀美的让人放松,心情愉悦的,文化景观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朴实的,陆游出生在山阴,我觉得这个地方的自然和文化激发了他写给的热情,可能也是他有强烈的爱国情绪的原因之一
    3、看视频《浙江的地缘和历史》,结合范仲淹《清白堂记》(旧址在绍兴府山),你有哪些依然不理解的关于浙江地理和历史的问题?你认同其中对浙江人精神的概括嘛?如果你来概括“越人精神”,你会怎么概括呢?
    认同,我会概括为坚韧,敢为人先

    文化行走

  • 3月15日时文讨论: 如何看待AI“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王 王乾宇
    1. 你在使用AI时,有没有遇到过“AI幻觉”?根据文章,AI幻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AI有没有“智能”(它理解吗?)?
      有过这种经历,我给他喂物理题的时候,他会在过程中给出正确的方程式和定理,但在最后结果的输出上有时会输出某种不可能的情况。根据文章ai幻觉产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我觉得根本的是人类对于人类思维的产生过程可能不太了解,所以让ai根据大量数据中词语出现的概率输出结果,让他看起来智能,符合正常的思维。因此,我觉得如果transformer模型运行的逻辑是文章中描述的话,目前的ai并不算智能
    2. 这篇文章有没有解决你对于AI的困惑?假如你有机会与AI领域的专家深入交流AI,你会问专家哪些问题?请列出你好奇的问题
      我觉得这篇文章解决了我对于ai背后运行逻辑的问题,但对于为什么会有这种逻辑的问题没有解决。我可能会问你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定义是什么,未来会怎样改进模型,目前遇到了什么科学原理上或者技术上的瓶颈
    我思故我在

  • 3月8日 陆游 & 读书小组
    王 王乾宇

    很遗憾这次讲座没能去现场参加,看了同学们的反馈,我对陆游的爱国有了新的认识,他的爱国的对象不仅仅是宋朝这个国家,也是对于汉族一直传承下来的文化的珍视

    本周要点

  • 3月1日 李清照 & 时文讨论
    王 王乾宇

    时文反馈:
    经过讨论,我发现升国旗这种现象是一个在多个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结果,我以后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视角的多样性。我也注意到哪吒2在海外的票房并没有在内地这么火爆,而前票房最高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2在中国的票房只占了其总票房的2.4%,我觉得这背后可能反映出了不同民族的不同审美

    本周要点

  • 3月1日 哪吒2票房的时文讨讨论
    王 王乾宇

    反馈:
    经过讨论,我发现升国旗这种现象是一个在多个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结果,我以后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视角的多样性。我也注意到哪吒2在海外的票房并没有在内地这么火爆,而前票房最高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2在中国的票房只占了其总票房的2.4%,我觉得这背后可能反映出了不同民族的不同审美

    我思故我在

  • 3月1日 李清照 & 时文讨论
    王 王乾宇

    这次讲座让我对李清照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讲座前,因为她耳熟能详的江南第一才女的称号,所以我只知道他很有才华,但是听完讲座,我发现李清照的一生是非常坎坷,多变的,甚至于一些男性在面对她的人生是都可能会感叹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觉得这样的人生经历应该会让他的诗给我的感觉像杜甫一样,我一读就觉得一股对社会现实的哀叹迎面而来,但是我读李清照的词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她从一些非常常见的事物写起,穿插着自己的感受,让我读一次读的时候更多的是觉得这首诗很典雅,优美,精致,当我再读的时候,同时联系她的生平,我就越发能感受到隐藏在其中的愁苦,国家破碎的悲伤...

    本周要点

  • 3月1日 哪吒2票房的时文讨讨论
    王 王乾宇

    问题一:你是为哪吒2贡献票房了吗?你对于哪吒2超过139亿(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月26日13时)的票房有什么样的看法。
    我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这样的票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大众对这部电影是比较满意的,但是我觉得这样票房是有点夸张,可能有点炒作
    问题二: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给哪吒2刷票房等于“升国旗”的现象?(可以从观众、电影发行方等方面出发,结合他们的动机进行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我觉得电影发行方应该需要盈利,所以把看电影的行为宣传到这种高度,同时,观众可能再看到电影的票房这么高的时候,内心应该想去看看这部电影,再加上媒体的宣传,所以会觉得看电影等于升国旗。我觉得这种现象是炒作,会让最后的票房高于正常的预期值,也可能会让那些觉得电影不好看的收到了欺骗。

    我思故我在

  • 2月22日 宋诗与江西诗派 & 读书小组
    王 王乾宇

    在这次的讲座中,我粗略的了解了之前我不太熟悉的宋诗。我对于他和唐诗是双峰并举的地位感到很惊讶。我觉得宋诗和宋词读起来有点类似,叙事没有那么宏大,而且有点像散文,富有理趣

    本周要点

  • 2月15日 行走汇报和历史讲座
    王 王乾宇

    很遗憾没有参加这次讲座,看了同学们的反馈,我觉得建国初期的那段历史是我所不了解的,可能会在阅读书本的过程中对这些事情有更深入的理解

    本周要点

  • 《上海的红颜遗事》2025年春季读书小组第一轮(文史书院)
    王 王乾宇
    我觉得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可以让我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各种政策对在上海的人们的影响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读书时,我想到了奥威尔的1984这本书中所描述的那种非常极端的,压抑的社会,尤其是其中那个向什么委员会举报自己父亲并且还感到很高兴的孩子。我觉得姚姚当时的内心可能没有那么的扭曲,但还是因为政策和教育的原因给自己的母亲贴大字报,或者对自己的母亲有一些逆反心理。这些行为我认为可以反映出当时教育的非黑即白,十分极端,可能也有点泯灭人性。比如上官云珠就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抛弃了有案底的但自己也曾爱过的梅述尧。
    
    书讯微博

  • 《上海的红颜遗事》2025年春季读书小组第一轮(文史书院)
    王 王乾宇

    预习问题:
    1.在自己阅读的时候,你觉得姚姚和上官云珠的关系是怎样的?把人物放回到他们所身处的背景中(结合提供的时代年表和樊老师讲述的历史背景),你觉得上官云珠与姚姚之间的情感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有额外的考验?请结合书中具体例子说明。(标出相应页码,可以从姚姚人生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和观察,尽量不要和之前的同学重复)
    我觉得姚姚和她的妈妈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那么的亲密,因为他可能认为她的妈妈让她两次失去了她的爸爸,但同时也在尽力的满足她妈妈的要求,想要在此之余能够掌控自己的一部分生活。书中写道p82,看上去是和妈妈感情上那么疏离的,又进入反叛期的女孩子,继承的是妈妈积极乐观的世界观,还有对命运和社会的倔强,我的意思是,他们也许不亲,但是他们很像。

    2.在文中,作者多次提到姚姚从小到大总是“不太开心”、“心里藏着事”,一直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你觉得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至少罗列两条理由,并进行分析。(尽量不要和之前的同学重复)
    1、上官云珠从小就对姚姚的要求很高,一直要他做一个公认的大家闺秀,所以姚姚可能偏向于沉默寡言,不会分享自己的心事
    2、在很小的时候自己的母亲就离婚并且找了一个新的丈夫,所以姚姚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开始思考一些不适合他这个年纪思考的问题,所以他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不同寻常的沉默和心事重重

    书讯微博
  • 登录

  • 没有帐号? 注册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Powered by NodeBB Contributors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