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我的精神家园

胡

胡艾洁

@胡艾洁
关于
帖子
78
主题
0
分享
0
群组
0
粉丝
0
关注
0

帖子

最新 最佳 有争议的

  • 6月28日 云南行走行前讲座
    胡 胡艾洁

    本次行前讲座我们围绕云南展开讨论。我们先对本次行走的主题“民族滇洱,彩云之南”进行了理解和分析。“民族”体现了云南有着26个民族,民族交融的特点。“彩云之南”既写出了“云南”名称的由来,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云南的认识,想象和期待。滇池体现了云南文化的发源地。先前我对云南的印象只有景色优美,对那个地方古代的历史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樊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行走的盖蓝分为6个主题。也依次介绍了云南的地理和历史。云南地理中的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让我印象深刻,虽然横断了东西,却勾连起了南北,也造就了云南多样的生物和多样共生的族群结构,这也更反映了整个地球村正在共同努力的目标:多元化和多样性。而云南的现代意义也十分重要,它曾经是抗战前线和教育重镇,它代表着未知和神奇,也是现代人在强压下疗愈的方式。

    本周要点

  • 6月28日 云南行走行前讲座预习
    胡 胡艾洁

    预习问题1:
    我去过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弥勒。西双版纳有热带雨林和野象保护基地,泼水节是当地特色,傣族较多,有傣王宫的遗址和总佛寺。弥勒是著名的温泉城市,地热资源丰富。

    预习问题2:
    1、云南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民族?
    2、南诏国为什么能同时与唐朝攻占又有册封往来册封?
    3、抗战时期云南为什么如此重要地被作为大后方?

    预习问题3:
    将以下发生在云南的著名历史事件的朝代(时期,近代史具体时间)和牵涉到的著名人物查阅写出。

    1. 古滇国:战国至西汉(约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滇王
    2. 庄蹻入滇:战国末期(约公元前276年),楚将庄蹻
    3. 五尺道: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秦始皇、常頞
    4. 设立云南县:西汉(公元前109年),汉武帝
    5. 七擒孟获:三国蜀汉(225年),诸葛亮、孟获
    6. 南诏国与天宝战争:唐朝(南诏738—902年),皮逻阁、阁罗凤、唐玄宗、杨国忠
    7. 大理国:宋代(937—1253年),段思平(开国君主)
    8. 革囊渡江与设立云南省:元朝(1253年灭大理,1276年设云南行省),忽必烈、兀良合台
    9. 明远征云南:明朝(1381—1382年),朱元璋、傅友德、蓝玉、沐英
    10. 南明最后皇帝被害:清初(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吴三桂
    11. 中法战争与滇越铁路:清末(中法战争1883—1885年;滇越铁路1910年通车),刘永福(黑旗军)、法国殖民者
    12. 护国战争:1915—1916年,蔡锷、唐继尧、袁世凯
    13. 西南联大:抗战时期(1938—1946年),梅贻琦、闻一多、李公朴、朱自清
    14. 中缅边界协议:1960年 ,周恩来、奈温(缅甸领导人)
    15. 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方向),1979年2—3月,许世友(东线指挥)、杨得志(西线指挥)
    文化行走

  • 6月21日 如何做访谈
    胡 胡艾洁

    本次讲座反馈是围绕访谈展开讨论的。孟老师先讲述了访谈和采访的区别,让我对访谈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讲座中关于西湖行走采访的模拟环节,让我们在一笑而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我们与陌生人交流时的普遍困境。陌生人之间本来就有距离感,应该要等气氛轻松了再进入正题。那些"像在演戏"“又像在审讯”的采访,体现了作为采访者,真正的交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要和陌生人建立情感的联结。
    孟老师的访谈研究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窗,让我收获颇丰。这次讲座让我明白,访谈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存在方式。在这个AI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面的交谈变得如此珍贵又如此艰难。 就像本次中考的题目,《相互成全》在这个过程中,这是需要两个人感情上相互的交流和成全。我们既成全了他人,也成全了自己。或许,教育的本质也是这个吧。

    本周要点

  • 6月7日 文科有用与否的时文讨论反馈
    胡 胡艾洁

    很遗憾没有参加这次时文讨论,从同学们的反馈中,感受到这次时文讨论让我对文科有了新的认识。虽然现在学校里学文科主要靠死记硬背,但这其实是教育方式的问题,不是文科本身的问题。还有同学提到,虽然现在AI发展很快,但文科教会我们的感受力是机器替代不了的,而且社会在变化,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谁也说不准。文科不只是考试科目,更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

    本周要点

  • 《上海的红颜遗事》2025年春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汉文书院)
    胡 胡艾洁

    很遗憾没有参加本次读书小组讨论,但通过同学们的反馈分享,我对这本书和文革历史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书中的人物既承载了时代碾压个体的悲剧性,又展现了惊人的生命力,似乎仍在等待一个公正。阅读这类作品让我补全了历史的认知。

    书讯微博

  • 《上海的红颜遗事》2025年春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汉文书院)
    胡 胡艾洁

    预习问题:
    姚姚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哪些困难和压力?请至少罗列两条,并标出书中对应的页码(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意外怀孕p165
    在分配中遭到了不公平的对待p191
    在姚姚的“分配”事件中,姚姚遇到了什么问题?有没有任何你不理解的地方?
    在因为她复杂的家庭背景和自己的一些污点,被分配到偏远的地方工作。当时她已经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为什么不接受这个工作,去其他地方重新开始呢?

    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记录姚姚的故事?我们又为什么要读姚姚的故事。请至少各给出一条理由(可以是书中提到的,也可以是你自己的理解,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作者借姚姚的故事,给我们讲述了那段历史,她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这段悲剧不能被遗忘和重演。

    书讯微博

  • 6月7日时文讨论丨当今和未来,文科还有用吗?
    胡 胡艾洁

    问题一、阅读材料一、二,谈谈你何看待“文科衰退”的现象。
    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和升学方面,都是更偏向于数学等思维方面的学科,招生和培养学生时也会更倾向于理科成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科就不重要,文科是思维和沟通及阅读能力的基础,如果你连大段文字的问题都无法读懂,你如何下笔?你不会沟通、不了解人文历史,只追求短期的利益。所以人文和科技应该是相辅相成同样重要的。

    问题二、阅读材料三,联系自身,你会如何思考自己未来的文理分科或专业选择?
    初中现阶段应该文理科均衡发展,因为我还不清楚高中课程的难易程度和自己未来的方向。到了高中后,我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到底是哪些科目更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及我更擅长哪些科目。

    我思故我在

  • 5月行走作文
    胡 胡艾洁

    读后感
    翻开陈丹燕笔下那页泛黄的上海往事,上官云珠与女儿姚姚的故事像一柄锋利的刀,猝不及防地划开了历史华丽的包装纸。这位在银幕上的大明星,与女儿共同演绎的却是一出现实版的人生悲剧。
    上官云珠的旗袍永远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就像她在公众面前维持的完美假象。但女儿姚姚看到的,是深夜卸妆后母亲浮肿的眼袋,是被批斗后藏在檀木箱底的血迹斑斑的衬衣。当这位明星从上海高层的窗口纵身跃下时,她留给女儿的除了一箱被剪碎的照片,还有那个时代赋予的、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姚姚后来在采访中说:"妈妈的死法太像她演过的某个镜头。"这句话看得令人窒息。
    当我们在书中看到上官云珠偷偷教女儿用鸡蛋清保养皮肤的温情片段时,突然意识到:在政治运动中,连最普通的母女日常都成了奢侈。她们用生命书写的,不仅是个体的哀歌,更是一个时代对美的摧毁。上官云珠光鲜背后的艰辛,在文字里一一展现,当她终于登上事业巅峰时,时代的巨轮却无情碾过,将她从推入深渊。姚姚也是悲剧中的一环,这个从小在镁光灯下长大的女孩,亲眼目睹母亲从万众瞩目到被批斗羞辱的全过程。书中那个细节令人心碎:年幼的姚姚躲在后台,看着母亲被批斗侮辱,却还要在舞台上继续表演。这种精神分裂式的生活,给这个女孩的心灵刻下了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陈丹燕的这本书揭开了这对母女悲凉的命运中。像一场宿命的轮回。在如今这个时代重读这段往事,更觉震撼。上官云珠母女用生命书写的,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创伤。

    文化行走

  • 5月17日 上官云珠和她的时代 行前讲座 & 时文讨论
    胡 胡艾洁

    时文讨论反馈: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董喜莹事件和4+4的制度问题展开讨论。即使4+4的制度初衷是好的,但我觉得关于本次时文讨论还会牵涉到教育的公平性,选拔人才的不透明性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对于那些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学了更久的专业医学生是否公平。甚至是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以及对医生的信任问题。无论是那种模式的选拔都应该更公开、更严谨的程序规定。

    行前讲座反馈
    本次情节讲座是围绕上官云珠这个名人展开的讨论,引发出了她所处的时代(包括文革等历史事件)真正的历史以及社会的风貌。上官云珠只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文人和艺术家中的一个悲惨的代表。在讲座中,一个问题让我印象深刻:为什么毛泽东会如此重视“文化”,“文艺”?他为什么如此重视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呢?因为毛泽东把“文艺”当作是一种政治的工具,他无限夸大了“文艺”的政治作用。因为这种扭曲的逻辑,我们更需要铭记当年的历史,不仅要做历史的见证者,更要做历史的传递者。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让历史再次重演。

    本周要点

  • 5.17时文讨论 董小姐事件
    胡 胡艾洁

    问题一:你觉得在董小姐事件中,引发公众质疑和舆论的焦点是什么?请谈谈你对于这一核心焦点的看法。
    我认为质疑和舆论焦点是协和的4+4模式,也就是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上4年医学教育,对于那些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学了更久的专业医学生是否公平。甚至是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以及对医生的信任问题。无论是那种模式的选拔都应该更公开、更严谨的程序规定。

    问题二:你觉得4+4医学生培养制度的初衷是什么?协和4+4为什么出现了问题?
    初衷是学习美国的模式,更注重临床,“不在乎那些虚名”。但这种模式在中国实施仅7年,协和的笔试环节实则是自主命题,招生自主权完全掌握在协和医学院自己的手中、笔试命题并不公开的情况下,入学和毕业的不公平性都是客观存在的,被大众所质疑的。

    我思故我在

  • 5月17日 上官云珠和她的时代 预习
    胡 胡艾洁

    预习问题1.阅读《上海的红颜遗事》后,你对姚姚的母亲上官云珠,有怎样的印象?你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地方吗?从下面这封上官云珠在罹患乳腺癌后,给姚姚的信,你从中读出了些什么?
    她是一个矛盾体,她爱姚姚但却很少陪伴她对,她想保护瑶瑶却变成了伤害。信中她写道“别再题请假的事了,不要让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在特殊的背景下,一举一动都可能带来不幸,她希望用自己的不幸的经历让女儿能免受其苦,推开女儿实则是为了保护女儿。

    预习问题2.阅读《画未了:林风眠传》的节选,林风眠先生为什么要对自己的画做这样的处置?文中也提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其他文化人的命运,你怎么看?
    因为在那个年代许多艺术家被遭到迫害,林风眠知道自己的画会变成“证据”,被扣上罪名,所以毁画是为了自保。
    文中提到了其他文化人的命运,表示当时有无数个像林风眠那样的文人和艺术家,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只能选择放弃艺术,这种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场的浩劫。

    预习问题3.阅读陆洪恩《最后的演讲》,你觉得他为什么在人生最后时刻,要发表这样一通“演讲”?而巴金的《怀念胡风》(节选)是《随想录》系列的最后一篇,他生前一直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希望后人不要忘记这段脱离正轨的历史。巴金晚年的巴金为何在晚年要写下这样的文字,如何理解他的忏悔和反思?
    陆洪恩的演讲代表了他对文革的强烈抗议,明知道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愿意在沉默中死去。他的这篇演讲代表的是当时众多被迫害的文化人的心声。巴金在文哥期间被迫写过批判文章,这也是他晚年写下这写忏悔的文字,他认为只有不忘记这段历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这种错误,他的忏悔和反思不仅是对自己的,也是对后人的。

    文化行走

  • 《上海的红颜遗事》2025年春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汉文书院)
    胡 胡艾洁

    本次读书小组,我因为没有仔细读书,所以没有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因此很遗憾没有参与本次读书小组的讨论。之后我会认真仔细的读书,了解书中更多的细节。

    书讯微博

  • 5月10日 南宋绝唱 & 读书小组
    胡 胡艾洁

    本次讲座围绕南宋绝唱展开讨论,姜夔的清空词风令我尤为震撼,有一种悱恻幽隐、不能自道的美感。讲座中分析的《踏莎行》"分明又向华胥见”,以梦境开篇,与我们所处时代直白的情感表达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冥冥归去无人管”展现出作者痛苦,愧疚和矛盾的复杂心理,这种含蓄深沉的美学品格,值得我们借鉴。吴文英词中时空转换的手法尤其令人叹服。《风入松》一文中"楼前绿暗分携路"与"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转换,将现实景物与内心情感情景交融,更体现出春日的闲愁和深沉的人生感慨。通过对比两位词人的创作特点,我深刻体会到宋代词学的多元面貌。姜夔的诗文清空;吴文英的诗文情感浓烈,而这种差异中的共性更显宋词艺术的博大精深。

    本周要点

  • 《上海的红颜遗事》2025年春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汉文书院)
    胡 胡艾洁

    1、在这个阶段,你觉得姚姚和上官云珠的关系较之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如何理解上官云珠死前最后一次和姚姚之间的对话?
    因为时代背景的关系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矛盾了,瑶瑶并逐渐远离了上官云珠的掌控,比如书中写的她把家里的床都拆了,贴大字报与上官云珠划清界限。上官云珠也为了保护女儿,与她刻意保持距离。上官云珠死前应该是自我反省了,书中写道她知道自己错了,应该让瑶瑶早早就去找父亲。

    2、对于姚姚来说,上官云珠的自杀和燕凯的自杀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她的反应一样吗?
    瑶瑶对上官云珠的感情是又爱又恨,她的自杀对瑶瑶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悲痛。燕凯的自杀对瑶瑶是重大的打击,因为这是她的爱人,是她的精神寄托,是生命中的光。

    书讯微博

  • 4月26日 中世纪讲座 & 时文讨论
    胡 胡艾洁

    时文讨论讲座反馈:
    本次时文讨论是关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展开的的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虽然这个话题较复杂,但老师运用生动的类比,将关税政策讲解的很清楚,让我明白了关税是什么,特朗普为什么要提高关税,以及关税对整个国家的影响。
    增加关税的与整个国家来说有利有弊,政府虽然受益,但普通消费者却受损了,国内部分企业也受损遭到裁员,这时候我们就要衡量获利和代价,我认为整体实际上是受损的,因为这种关税政策使得资源未分配在整个国家较为优势的领域。所以如果想要整个国家更加强盛,还是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和教育等领域的真正实力。

    中世纪讲座反馈:
    本次讲座围绕中世纪展开讨论,先前我对中世纪这个时代并不了解。老师先讲述了中世纪名称的来源,它是介于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段时期。随后介绍了中世纪的艺术地图。它的比例尺并不存在,而且是上东下西的。这副看似古怪的地图却是有着比地图更为深层的含义:东方象征的太阳升起,西方象征着死亡(这和曾经的中原认为四周是蛮夷的思想极为相似),整一副地图代表着整部人类的历史从希望到堕落的过程。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它象征着勇敢坚毅,对女性尊重和保护。这次讲座让我对中世纪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那个时代并不完全是“黑暗”的,不仅有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艺术,更有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学作品。

    本周要点

  • [时文讨论]预习:特朗普的“关税大战”
    胡 胡艾洁

    问题1、你如何看待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应该是想保护美国本土的工厂,让美国的经济更优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对威胁到美国经济地位的国家,比如中国,就更为苛刻了。从短期看可能对美国经济有一定的帮助,但从长期看,美国也需要进口其他国家的原料,势必造成产品价格上涨,影响经济稳定。

    问题2、阅读材料二、谈谈什么是关税?为什么会有关税?
    关税就是你国家买入外国商品时所征收的一笔费用,当然我们将商品卖到国外时,对方也需要支付一笔费用。
    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防止外国产品用低价抢占大部分国内市场,造成国内经济倒退和企业不景气而裁员。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我思故我在

  • 4月26日 中世纪预习
    胡 胡艾洁

    1,提到中世纪,你最先想到的一个形容词和一个名词是什么?
    形容词:有信仰的,名词:贵族

    2、请仔细观察所提供的地图,图片见会员群
    (细节探索可见The Largest Medieval Map | Mappa Mundi Hereford)
    回答:在这幅地图上有你觉得特别奇怪,引起你好奇的地方吗?请至少找出两个,尽量不要和其他的同学重复。
    混乱的文字,分不清到底是哪种语言。没有清晰的道路,他们是怎么识别路的呢?

    3.请比较阅读《罗兰之歌》和《尼伯龙根之歌》中两段描述骑士之死的场景
    回答:
    1)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你觉得不理解的地方吗?可以提出你的问题。
    罗兰之歌中,异教徒刺穿了他的盾牌铠甲坐骑,却为什么没有伤到他的身躯?临死前为什么要毁了他自己的宝剑?
    2)从描述中,你觉得罗兰骑士和西格弗里骑士有什么相同之处吗?请援引具体的诗句作为支持。
    他们的死亡都十分壮烈,连临死前都富有仪式感。“罗兰伯爵躺在一株松树下面,
    ……合起双手,一命告终。”“989 濒死的勇士说道:​“可恨怯弱的狗才,我尽心尽力所为何来,竟遭你们杀害?”
    3)在这两段描述中,哪一位骑士之死给你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请援引具体的诗句展开分析。
    罗兰的死让我更为震撼,不仅是因为他在临死前不断的拿起号角和宝刀拼尽全力,而且在他死后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罗兰死了,上帝让他灵魂升天……”

    他山之石

  • 《上海的红颜遗事》2025年春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汉文书院)
    胡 胡艾洁

    本次都是小组我们围绕上官云珠和瑶瑶的关系展开了讨论,我试着从第三视角的角度分析,我觉得上官云珠作为母亲是非常劳累的,因为她要承担双重的身份和双重的责任,既要当温柔体贴的母亲,也要当严厉的父亲,这也是她和瑶瑶关系不融洽的原因之一,上官云珠还给女儿过多了的期望,她过高的期望源于上官云珠自身的压力。但母女俩不变的是同样会掩盖自己的情绪,给他人展现自己最理想化的一面。

    书讯微博

  • 4月19日 辛弃疾讲座 & 读书小组
    胡 胡艾洁

    本次讲座我们主要围绕辛弃疾的一生展开讨论,标题老师选用了“男儿到死心如铁”一句,这更体现出辛弃疾“武”这一方面的刚强,这也是他和陆游的本质区别,他真正驰骋沙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陆游却始终是一位“骑驴”的诗人,辛弃疾相比于陆游也有更多的孤独感与大丈夫的豪气。在《青玉案 元夕》一词中,描写了元宵节热闹非凡的场景,却反衬了辛弃疾更多的孤独情感,《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一词中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阙运用实写,体现了辛弃疾居住环境的恶劣和压抑,更突出了他苦闷的心情。但下阕中画风一转,“眼前万里江山”一句,运用虚写,辛弃疾认为和祖国的大好河山相比,这点苦算不了什么,突出了辛弃疾作为大丈夫的豪迈和壮志,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

    本周要点
  • 登录

  • 没有帐号? 注册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Powered by NodeBB Contributors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