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 每周讲座的要求和反馈

    31 1k
    31 主题
    1k 帖子
    本次讲座聚焦于元代的汉人士者,元代给中华文明带来的除了汉语的胡化之外,还有对于士者阶层的摧毁——传统的儒家处世之道的崩塌,也带来了元曲的文人化。当然,元曲的重要性不止于此,还包括元散曲对于词的音乐性的继承,和杂剧对于未来小说的贡献。
  • 属于西方文学的预习作业。这是课堂和个人阅读思索的延伸。

    1 38
    1 主题
    38 帖子
    在地图上遇见骑士:中世纪文学讲座 学生作业: 1、提到中世纪,你最先想到的一个形容词和一个名词是什么? 黑暗的;宗教 2、请仔细观察所提供的地图,图片见会员群 (细节探索可见The Largest Medieval Map | Mappa Mundi Hereford) 回答:在这幅地图上有你觉得特别奇怪,引起你好奇的地方吗?请至少找出两个,尽量不要和其他的同学重复。 地图是圆形的;好像标注了河流中产的鱼之类的当地物种。 3、请比较阅读《罗兰之歌》和《尼伯龙根之歌》中两段描述骑士之死的场景 回答: 1)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你觉得不理解的地方吗?可以提出你的问题。 为什么特地指出朝着西班牙的方向? 2)从描述中,你觉得罗兰骑士和西格弗里骑士有什么相同之处吗?请援引具体的诗句作为支持。 他们都勇敢无畏,也很忠诚自己的君主 3)在这两段描述中,哪一位骑士之死给你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请援引具体的诗句展开分析。 西格弗斯。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艺术感。他被从背后偷袭,鲜血溅落。颜色的冲击力和他死前最后的感慨产生着强烈的碰撞。
  • 读书小组预习和反馈提交

    26 1k
    26 主题
    1k 帖子
    这次我们讲完了长生殿和汉宫秋,其实长生殿也不能完全的算是一个悲剧,我们在读起来不会有伤心的感觉,因为在书的最后,唐明皇和杨贵妃都成了神仙,共同度过那美好的日子。这两位女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为了争这人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和生命。所以他的悲不仅仅是人物上的悲,更是一个国家和国家的君王弱小的悲
  • 每月习作交流

    7 232
    7 主题
    232 帖子
    这次中秋社会对我来说同往常不一样,之前都是在自己书院里的节目,而这次担任的主持人,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我也在努力的把它做到最好,好在大抵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有一个遗憾就是在最后收尾的时候读错了一点,不过留点遗憾,明年中秋诗会再来。一开始是熟悉的唱坛歌环节,这首歌见证了讲坛的成长,唱着唱着,我心中就涌起了感动。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节目,一个是徐霞客的,当徐霞客独自一人,说着大段的独白,我似乎感受到了他心中的感情。我似乎也沉浸其中感受着,思索着。还有一个是缔造现代,我觉得这个节目很惊艳,并且很新颖。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带着他们的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他们自己的特点,每个艺术家也都有自己的观点,或许是为时代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接下来是樊老师讲话,每年都有相同的内容,但每年也都有不同的内容,老师讲到讲坛给大家很多机会,像这次我就得到了主持人锻炼的机会,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来讲坛两年多了,我也有很多感触,自己在文学方面应该也提升了一些,感觉更愿意去表达,学会去辩证的看待很多问题,樊老师所讲述的那诗人词人背后我们不知道的一面,使他们形象在我脑海中更加立体。在诗会的最后我们用水调歌头作为收尾,唱着唱着感觉世界模糊了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心中迸发,感觉这里已经成为了我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以人文得自由。
  • 时文讨论

    11 435
    11 主题
    435 帖子
    过铭辰
    预习问题: 1、请运用上次逻辑讲座中的多维分析框架,从事实维度、社会维度、历史维度、价值维度四个方面分析材料1、2中的西贝事件和绿捷事件 事实维度:罗永浩质疑西贝大量使用预制菜却定价高昂。直播和媒体调查发现,调查发现其大量使用长期冷冻半成品,部分食材由供应商预加工,鸡汤用料包兑制。最后西贝发布致歉信,承认与顾客期待有差距,并承诺整改。 一日一个学校发现午餐中的虾仁含有不明物质,供应商绿捷接到消息之后不仅没有进行调查反而迅速销毁证据,于是引起了剧烈反响。 社会维度:消费者对餐饮品牌宣传的信任崩塌,严重伤害了家长群体的情感。使用预制菜隐瞒不告知,以“现做”为卖点高价销售。 绿捷公司承担了多所学校的餐饮工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模式存在垄断风险。“傲慢”的道歉信,加剧了公众对“资本逐利不顾孩子健康”的担忧和不信任。 历史维度: 预制菜是餐饮工业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企业使用中央厨房和半成品加工几乎是行业普遍做法。在事件发生时,国家层面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尚未正式出台,导致“预制菜”的定义、范围、标识要求等缺乏统一、强制性的规范,企业有模糊操作的空间。 校园食品安全积弊: “预制菜进校园”一直是敏感话题。2023年教育部已明确表示不提倡,但各地执行情况不一。 价值维度: 西贝长期塑造“有机食材、明厨亮灶、亲子健康”的高端形象,其价值观与实际操作产生严重背离。 消费者期待“物有所值”,当这些价值期待被辜负时,会产生强烈的道德愤怒。 儿童优先、生命至上是社会最基本的共识。任何危害儿童健康的行为都会遭到最强烈的道德谴责。 问题2:分析事件后谈谈你觉得这两件事的舆论发酵的最大争议点在哪? 我认为,这两件事舆论发酵的最大争议点都在于“知情权”与“信任”的崩塌,但具体表现和核心焦点有所不同: 西贝事件争议的核心不在于是否使用预制菜,而在于是否隐瞒和误导。西贝长期以“现做”、“新鲜”、“亲子健康”为卖点进行宣传和定价,这就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非预制、高品质”的预期。 当调查发现其大量使用长期冷冻的预制食材时,消费者感到被严重欺骗。企业一边享受着“现做”带来的品牌溢价和高利润,一边却在后厨使用工业化预制产品,这种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和言行不一,引发了强烈的“被割韭菜”的愤怒。 绿捷事件争议的核心是对儿童生命健康的极端漠视。与西贝的“欺骗感”不同,绿捷事件直接关联到学生食用后呕吐,这是明确的健康损害。企业发现虫体污染后,不是立即全面公开、召回、道歉,而是试图以“泥沙”为由轻描淡写地掩盖, 3、【一级会员必答】:如果就绿捷事件,展开听证会,听取各方诉求,请选择一个角度【调查方(监管部门)、涉事企业、家长/学生、校方】谈谈你觉得这一方会在听证会上向哪一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已参加听证会~,作为家长的话,我可能是很愤怒的吧,毕竟自己的孩子被这么对待,我可能会逼问他们如果是你们的孩子,你们会让他们吃这种菜吗?
  • 行走交流

    24 609
    24 主题
    609 帖子
    这一次的文化行走,我选择参加了上海博物馆的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 走进展厅,我看见了前言上所写的是中华文化的直根系,我上网查了一下:直根系的概念,由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之初就已提出。他在论述中国文明起源的三种形式时明确指出,这三种形式的典型地点大多集中在中原和北方,且与中原和北方古文化的交融密切相关。 我认为就是直接和中华文化相影响的。在采访过几个人之后,我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有部分人认为红山文化的龙和如今我们所认识的龙是有较大的区别的,像红山文化的龙是猪头,没有任何脚。而另一部分人认为红山文化的龙在经历时间的推移过后,才慢慢演变成了现今的龙。确实是中华文化的直系根。 另一个很有趣的点是我在观展的时候,发现红山人的最重要的祭祀对象是女神像,是生殖崇拜。接着又看到一个人形的雕像。比较像现今的欧亚人,高鼻深目的特点,同时在观看了红山人下葬的习俗和墓室的特点后,我在思考红山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和埃及文化好似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虽然说两个文化相聚时间跨度和地理位置相差都很大。但是红山文化中祭祀所用的人物和阿兹特克文化中的各种石雕也是有些相似的。还有祭祀习俗,红山文化虽说是用圆形的祭祀坛,而阿斯特克文化是用类似于金字塔型的祭坛,但两者相似的地方也有一些,所以我在思考会不会红山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有些间接的关联。 所以说红山文化和中原文化是有关联的,但也许是因为时间跨度很大,或者和中原相距有些地理差异导致红山文化和如今的中原文化的龙所表现的并不太一样。
  • 站务讨论

    0 0
    0 主题
    0 帖子
    没有新主题
  • 助教交流分享专区

    0 0
    0 主题
    0 帖子
    没有新主题
  • 共同体老师的交流

    0 0
    0 主题
    0 帖子
    没有新主题
  • 哲学小组的“隐秘”天地

    0 0
    0 主题
    0 帖子
    没有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