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童话
——记云南行走
“季风之北,彩云之南”,云南是一片流动着的疆域。多样的生物种群共生在这片丰饶的土地,文化聚集、民族交汇。如果说海南是梦的开端,那云南或许是许许多多人理想中的梦的终极,大抵是集和煦的气候、优美的风光和友善的住民为一体吧。
带着诸多向往,由闷热的伏天,开往清凉的驻地,风吹起来的时候,仿佛由夏天一下穿越回宜人的春色中。
在我的印象里,云南是彩色的。它就像一篇童话,美好却真实。
云南是烟灰色的。踏上云南的土地,彼时仍是黎明时分,凉风拂面的感觉依旧不太真实,比其他情感先至的是水土不服的难受。在街边坐到天明,不知觉间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启程与老师和同学们汇合,难受的感觉在那一瞬间一扫而空,忙碌中难得的见面让我们彼此都很欣喜。博物馆中烟灰色的背景让人略感乏味,但樊老师的声音依旧清晰,那洪亮的嗓音穿过人群,似乎在敲击着鼓点,唤醒我沉沉的大脑。思绪回归本身,顿时发现已经走过很远。
云南是冷棕色的。傍晚到达官渡古镇,瓢泼大雨一瞬间洒落地面,刚刚看罢的金刚宝座塔被笼罩上朦胧的气息,那四通八达的门洞仿佛映射着千年前的岁月。古色古香的城镇,棕色的楼阁在雨里显得愈发清晰,街上的人都在躲雨,我与同伴们并肩走在路上,不禁诵起«昆明的雨»“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
云南是赤红色的。来到昆明博物馆,见到那重重叠叠的地藏寺经幢,不禁为其上复杂而精致的纹样所感叹——整整288个,大大小小的佛像、异兽、莲纹,数也数不清。
樊老师提问道:“大家可以一起想一想,你觉得目前这样保护这座富有特殊意义的经幢的方式好不好?如果换做是你,你会选择怎么样的保护方式?”
接下来前往飞虎队特别展厅。目光聚焦在一件破旧的皮夹克上,我第一眼就看到它原本肩部的位置上两个明显的洞——我立即联想到了“弹孔”。后来,申老师讲到这是飞行员被敌人击中后,依然将飞机安全驾驶回到基地的故事,此时我从心底对这些异国友军产生了深深的感恩和崇高的敬意。
陈纳德和飞虎队所有的飞行员,他们拿着少得可怜的财资,做着义无反顾拯救一个国家的事情。这不仅仅拯救了中国的疆域,更拯救了中国人的“精神”!他们做着无声的保卫,他们是最值得敬佩的英雄!他们的血是赤红色的,我们的意志能够跨越时空被这赤红点亮。忽然想到“红旗由烈士的鲜血染成”,这句话中的烈士,必定也包含着这些无名的英雄……
云南是暗橙色的。驱车前往土林,路上李老师带着我们品读了«徐霞客游记»和他所作«溯江纪源»一文,徐霞客这种探究的精神让我深深的感动,他通过实地考察,用脚步丈量;得到一路上朋友们的帮助,是因为他一直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感染者许许多多的人,别人虽然不可能自己做成,但是会支持他步履不停,因而原本的“穷游”到最后还有一小部分资金。
“实践的基础,是一个自己想证明的论断,不断去质疑、发现,从而一遍遍形成新的观点。”樊老师说道。而现代人们的探究精神似乎都被泯灭了,我们就要去拥有现代大多数人没有的探奇意识,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你也可以成为徐霞客,永远的走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
土林的行程因为一部分身体原因只爬到了半山腰。看着由深变浅、好滴错落、形态各异的一座座土峰,思绪也随之飘到上空,仿佛一睹土林全貌的风采。
一路欢声笑语。我似乎也随着这鲜亮的颜色,渐渐爱上脚下这片土地。
云南是天青色的。不禁回想起第二日在太和宫金殿的行程。又是一座小桥,在藻荇交横的水池中央,立着一尊陈圆圆的雕塑。我们坐在石桥边沿,读着吴伟业所做的«圆圆曲»,感受到他对吴三桂反叛行为的厌恶、对陈圆圆的同情与共鸣、对他们爱情的肯定,以及作者自己借陈圆圆表达自己对曾经生活地带的怀念之情……
现在回味吴三桂这个人物,依然做不得清晰的评判。他总能带给我一种复杂的感觉,不能称赞,却也不舍得痛斥,可是外界的风评总能攀上我的眼底——诸多厌恶与否定滚滚袭来。«无处收留——吴三桂»一文中,反复提到一句话:“吴三桂不想再叛变了。”现在想来,吴三桂的最后一次反叛或许不能被完全定义成主观的谋逆,换一个视角来看,吴三桂也有吴三桂的无奈。
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举起反叛的旗子,为清军的胜利铺路;垂垂老矣的平西王举起反叛的旗子,被扣上层层叠叠的罪名。年轻的他是否能料到未来所有事情的走向,肯定不能,但他做出了他的选择,虽然被身处安泰年代的我们判定为可憎之人、无情之人,可是如果我就是当时情势下吴三桂,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恐怕与历史上演的无异。
青色的酒,青色的泪,都化为这池水,映照着天空的青,也映照着我们的心。
云南是碧蓝色的。无论是滇池的浪花,还是洱海的余波,都不及管师母一次又一次的叮咛。那声音回响在耳边:“现在感觉怎么样?舒服点了没有?”“你属于血管有一点堵塞的,平常是不是运动比较少啊?来,再按一按。”……随着海拔上升而心跳加速的我总劝师母休息一下,可她未曾停下手中的动作,一遍又一遍地按着那些急救穴,尽力地希望我们能快些好转。我知道,按摩是一件很累的差事,师母要同时照顾我们好几个个孩子,一瞬间眼底微微发热,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或许就是这样建立的吧。
蓝色不再是忧郁,而是赤诚而温暖的连接,就如滇池的风似乎也在温暖的包围,山风不再寒冷,而是我们互相依偎产生的温热。
云南是淡紫色的。晚霞漫过天边,这是在云南我看的第几个晚霞呢?大理古城是最热闹的街市,我们穿梭其中,了解了一段又一段深厚的历史,淡淡的紫色预示着行程即将结束。
云南是彩色的。它时而热烈,时而清淡,时而轻快,时而深沉。
叫我最喜欢的,还是樊老师在楠园岔路口四道门前讲的几句话:“这四个门样式、形状都不一样,你选择任意一个门,都可能走向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是不是就像我们的人生呢?”人生在磐岩之中,不断上升,到达一个路口,你可以想想,你会选择怎么样的人生路径呢?”
我们一致选择了梅花状的门经过,下午的阳光投射在树的枝叶上,将影子遗留在白墙上,顿时光与影交叠汇聚,相映成趣。我们稍作停留又选择走进方方的小门,结果又回到了起点,我感到前所未有地一中特别的痛快,这竟然是一座园林带给我的:人生的种种际遇,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最初的地点。再次踏进那道门框,走进那楼阁,发现其名为“随宜轩”,瞬间觉得这座小小的园林好似蕴含着整个世界!人生也是一样,道路有曲有直,不同时节开不同的花,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
这是云南的底色,也是我们多彩的人生啊!
望着天边云卷云舒,行走的7天就走向尾声,我们举起手,表达着自己对彩云之南深深的留恋。相机将这一影像定格,记录着我们不朽的故事,也回溯着我心中彩色的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