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本周要点

每周讲座的要求和反馈

24 主题 1.0k 帖子
  • 11月9日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 读书小组

    49
    0 赞同
    49 帖子
    2k 浏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欧阳修写的两篇文章。《泷冈阡表》讲的是欧阳修在晚年回忆父亲的事。让我感动的是他的母亲一身守寡,就为了让欧阳修继承他父亲的血脉。有一句话然我记忆深刻:“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 说之前没有足够的钱,现在有了,却怎么能跟以前比!我还意识到在欧阳修的时代,这些文章已经比较容易理解了。这体现出他诗文革兴运动的重要性。我们学习的另一篇文章是《朋党论》。这篇文章在当时很成功,但有一点没有说清楚:到底什么是“道”,什么是“利”。我个人觉得欧阳修举的例子也不是特别清楚。商朝都是小人,结果这个国家灭亡了,并不能直接推出君子能不让一个国家灭亡。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有私心的,所以我觉得照这个逻辑,大部分人都算是“小人”。真正没有私心,为了”道”而相聚的人是很少的。
  • 10月26日 北宋婉约词(上) & 时文讨论

    50
    0 赞同
    50 帖子
    2k 浏览
    今天的课上,我们学习了北宋的词。我一直以为豪放派是在词里面占主流的,这节课以后我才发现,词大多数都是婉约的。樊老师给我们看了宋朝最著名的三十位词人,我却连一半都没认识!这就说明了课本里内容的不准确性。我觉得北宋时期词开始繁盛起的原因有几点:第一是北宋时期的时代非常安稳,经济极度繁荣。这时候,文化教育变得普及,宗教也变得世俗化起来。人们吃的,饱穿得暖后,就有时间发展文化了。另外,北宋之前的南唐后主把词的地位从低俗提升到士大夫的层次,于是词就变得普及起来。柳永的慢词也是关键性的转折。他以一己之力把满次的数量提高不少倍,增加了词的体式。
  • 10月19日 词的兴起与李煜(下)& 读书小组

    48
    1 赞同
    48 帖子
    2k 浏览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李煜背后的故事。我小时候学习他的词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他是个女性,因为我实在想象不出为什么一个皇帝会写出这么委婉的词来。我一直以来对词的认识就是字数不一样的诗,但现在我发现,有很多细腻的感情是只有词能表达出来的,像作为一国之君的李煜见证自己的王朝灭亡的滋味。说起李煜,我对他的印象一直只是亡国之君,但上完这节课我才意识到,白纸黑字的史书关心的只是一个皇帝成就,但没有人关心,李煜他自己愿不愿意当这个皇帝。南唐这个国家军事力量本来就弱,到了后期,更是注定要灭亡。李煜被硬推上这个宝座,却任然坚守十余年。这让我想起了三国的刘禅。虽然他在人们的眼中是“乐不思蜀”的代名词,但我认为,他让蜀地的百姓免于战争之苦,对百姓来说或许是最好的结果。回到李煜,他本身是一位杰出的词人。可是,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每一个末代皇帝似乎一个都没有落得好名声。李煜被囚时写的《虞美人》,恐怕只有他自己懂的背后的真正意思。
  • 此主题已被删除!

    1
    0 赞同
    1 帖子
    3 浏览
    尚无回复